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窦文炀本是当今天子东宫旧人与宋凤朝、霍仙鸣两人一样都是最得天子宠信的内宦又以其年龄稍长为人谨慎而得入掌殿中省主官爬到了大唐宦官所能到达的最高官位。

随着他这第一份尊郭子仪为尚父、加职太尉、兼同平章事的诏书念出数百人的麟德殿已是静寂无声都将灼灼目光紧紧盯在那小黄门手中所捧金盘中的数十份诏书上。

随着一份份诏书念出殿中气氛愈肃穆急切渴望大治天下的李适刚一登基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他心中筹划已久的人事更迭崔佑甫由中书舍人一跃成为掌军国政令的中书令、同平章事正式得入政事堂;而两朝参佐、素来不肯授官的山人李泌更是由白身一举拜为从三品的司天监;至于翰林承旨6贽也是越过谏议大夫直升为尚书左丞三十多岁即成为军国重臣;至于礼部侍郎杨炎也得以正式擢升为本部尚书;其他还有户部侍郎杜佑擢为御史大夫、侯希逸拜为门下侍郎与张镒同列等等。而这十余人的擢升竟然无一不是跃品升。短短片刻之间朝局已是出现重大变化朝廷上下气象一新。

被点名授官之人一一领旨谢恩毕李适方才悠悠开口道:“众卿尚有何事呈奏?”

见陛下开言门下侍郎张镒强压下心中震撼出班开始依旧例呈报天下祥瑞以申新天子乃是应天命人望而出之意。初时他所申者无非是某地聋哑小儿重新开口说话、某地惊现麒麟瑞兽等等此类事物众人所闻实多每岁都要来上两次所以倒也并不过分惊讶也即静默着听他一人缓缓念去。

崔破第一次参加这大朝会听到在这端庄谨严的麟德大殿上身着紫衣的朝廷显贵一本正经的说着根本不可能生之事而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皆肃言恭听一时间只觉甚是滑稽不免心下想道:“这事也不知会有几人能信?”

正在他神思四处游走、心不在焉之际忽见辅常衮越众而出道:“江南西道朗州所呈报之事实乃瑞征陛下慈德感沛天地必能使天下万物相生和睦虽夙仇天敌亦能相安共处。今百兽尚且如此遑论千万生民百姓乎!”

他此言一出顿时有几个观望风色、试图讨好天子、辅的官员准备出列附议。当此之时却见刚刚擢为中书令的崔佑甫排众而出驳斥道:“物反必为妖猫本捕鼠今朗州所报之猫鼠同乳之事却是妖邪无疑安能以祥瑞视之?”

见是当今天子驾前红人刚刚擢升为中书令的崔佑甫出言反对那几个适才伸出脚去准备附议的官员当即又轻轻将脚收回心中暗叫侥幸。

一见又是这老对头在新皇登基的第一次朝会上即如此出言驳斥自己常衮心下顿时恼怒异常前不久代宗陛下驾崩之日群臣议论守孝之礼时正是这崔中书建言宜遵遗诏臣民当三日释服驳了自己的民可三日群臣当依古礼二十七日除服的谏言。他虽奋力反击奏崔佑甫率情变礼请加贬斥无奈这老对头太得宠信李适也只是哈哈一笑作罢虽温言劝慰了自己几句但最终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使他这个辅宰相很是没有面子。如今他刚入政事堂中就敢如此放肆若是再不反驳以后自己在政事堂中又当如何自处?

想到这里两人间积郁已久的龌龊、嫌隙一时都涌上心头常衮那阴鸷的脸上恻恻一笑道:“祥瑞者皆是离奇之事否则又何得以瑞象名之?而这等越天地物序之事自古以来史不绝书周文王时有之汉高祖时有之便是本朝高祖龙兴晋阳时亦有之怎么到了崔大人这里便成了妖邪之事莫非崔大人竟是以为我皇帝陛下当不得圣君承不起这祥瑞?”

崔破听常衮这番包藏祸心的话说出顿时心中暗叫一声厉害忙凝神看向族伯听他又该如何说话。

崔佑甫久在宦海沉浮历练多年。并不为他这杀气腾腾的话所动手持芴板沉声说道:“仆所言者乃是朗州猫鼠同乳之事不得为祥瑞又何曾言说不得有祥瑞?还请常相听的清楚了才是。自我皇登基短短数十日来诏罢四方贡献、纵驯象、出宫女中外称赞当不当得圣君常相难道不知?再则这祥瑞之事商纣之时有之秦二世时有之汉献帝时有之前朝炀帝之时更是日日有之常相又当如何解之?”言至此处不待常衮答话新任中书令崔大人续又接言说道:“我皇尚是备位东宫之时即素有太宗之志立下恩抚四海之宏愿。而今御极天下正当诏罢祥瑞断绝四方官吏媚事朝廷以图幸进之心才是如此方能重振吏风务实于民。若如此则百姓幸甚群臣幸甚天子幸甚!”

这番话乃是将常衮所言一一驳斥后更顺势反击与前者的含沙射影相比更多了几分堂皇之意只说得崔破及殿中群臣暗暗称道不已。

“陛下臣以为此言大大不妥元正、冬至日大朝会时奏报天下祥瑞这本是国朝定制安得一言改之?崔中书此言乃是率情变制扰乱朝礼吾皇圣明当重责其妄言之罪才是!”还不待常衮出言驳斥早有适才奏报祥瑞的门下侍郎张镒出列面刺崔佑甫之罪他前任本是地方僻远之地黔中道的节度留后得常衮援引方才得以入朝做了门下省的正三品显官此番正是投桃报李之时。

殿中群臣料不道这本是礼重于实的新皇第一次大朝会之期就有两位宰辅针锋相对的当殿对峙与代宗朝时的和光同尘实是大大不同即为这变化所刺激同时又是在心下暗暗叫苦不知自己又当偏向何方如何自处。

正在众人心下惴惴之时新任礼部尚书杨炎将捏着芴板的手再紧了一紧后出班宏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张侍郎所言实乃大有构陷之嫌崔中书拳拳之心忠心建言又何来率情变礼之说?更遑论重责?张侍郎分明是以言罪人居心叵测。再则国朝百余年来便是祭祀天地先皇之礼也多有变化为何这朝礼就变不得。我大唐正值新皇登基大变之期正当以变应变方合天地正理。似张侍郎这等泥古不化之人实在不宜任职朝堂反是外放地方司职刑狱之事更为妥当臣恳请陛下圣心默查准臣所请”

闻听杨炎此言崔破又是一阵意外料不到素来通达人情处事圆滑的座师也有如此果决的一面他竟是悍然不惧与当朝辅撕破脸皮的将宝重重的压在了自己族伯身上而且出言犀利大有一举将这张镒逐出朝堂之势如此锋芒那里还有半分平日好好先生的模样?

杨炎此举固然是让崔破大出意料殿中群臣连同常衮自己也是惊诧莫名论理他本与杨炎同乡当日杨炎受元载之累被贬斥地方自己虽然不曾帮助建言使其重回京师但也不曾出言反对。便是此次将之擢升礼部尚书时自己更是为他说了不少好话想不到诏旨刚刚宣布此人就毅然向自己背后捅了一刀一时间只让常衮恨怒不已直骂自己有眼无珠不懂识人。

眼见因为这祥瑞之争已有两位宰辅及两位三品高官卷入而且皆是刀刀见血。殿中众臣一时都将心下的小算盘连连拨动此时出列建言固然有大风险但也正是大机遇所在此时若得雪中送炭他日则青云之上可期一时间众臣多有按捺不住群相耸动。

!!!!!!!!!!!!!!!!!!!!!!!!!!!!!!!!!!!!!!!!!!!!!!!!!!!!!!

请帮新书投个票.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