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词后来的经历,可谓平淡无奇,释褐承奉郎,典型的文学侍从之官。他虽然家学渊源,但比起父亲和父亲的那些好友来默默无闻,史书既没有记载他的官声,也没有留下他什么文名逸事。甚至除了释褐官外,连他后面的宦历也付之阙如。唯一记载的一件事居然是他的罢官,而且罢的极其冤枉。他父亲陆爽曾经建议隋文帝为太子杨勇的几个儿子“依春秋之义”改个好名字,结果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废掉了太子勇,恼羞之余,莫名的想起这件事来,居然迁怒于已死9年的陆爽,顺便把陆词的官也撸掉了。平庸半生的陆词,糊里糊涂的丢了铁饭碗,白衣一身回到了故乡。
大概就是在到家拆行李的时候,陆词又看到了开皇初年那个夜晚记下的那张纸。父亲和先贤们于烛光间把酒高论的身影,恍惚还在眼前,而二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了。
当年已年届五旬的卢思道,早在两年后的开皇三年就去世了,是夜宴诸人中走的最早的。与他年纪差不多的颜之推与陆爽同死于开皇十一年、魏澹受隋文帝命写完《魏史》后不久也谢世了。性滑稽、善讽咏的李若亦在那前后死去。刘臻卒于三年前的开皇十八年。辛德源跟随蜀王杨秀去了蜀地,已经许久不通音讯,不知生死(实际上可能也已经死了)。还在的两人:薛道衡正在朝中得宠,掌握枢要,太子诸王争与结交,声名一时无两,恐怕早就忘了陆词这倒了霉的故旧之子了。萧该则已成学术权威,奉诏与何妥一起正定经史,结果两人各执己见,书久不成,为文帝所谴,但依然开班讲学,著书立说,弟子如云,名动京师。
“他们或者已经走入了历史,或者还引领着时代,只有我,浑浑噩噩已到了他们当年的年纪,却一事无成、一事无成……”
百无聊赖,陆词开始重新研究这张纸。隔了多年,记忆已经模糊了,好在他生长在学术之家,从小受父亲严教、经历过标准读书音的训练,所以先贤所记的原则,可以自行验证。他找到当时流行的各家韵书,大概有吕静的《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然后以纸上记录为准绳,对诸家一一辩证、调整、分声别韵。
然而其间或有疑难不懂的地方,敝居乡里,竟不知道与谁切磋……死者在天上静静看着他,生者在殿堂上早已忘记了他。
昔日顔卢萧刘、薛魏李辛,以及父亲陆爽,他们是多么的幸运啊,交相辩难、互为知音。天下雅言,数人一夕而定。而今小子茕茕孑立,欲问无人。
左还是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