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玄法变 !
果依照惯例,履癸需要当面赦免商侯,相应的商侯也答谢王恩,但因妹喜一句:“莫要再惹他前来了,万一再有甚待他不周处,又惹他忧泣,复作天变。不如使人传赦,叫他早早归那商地。”倒也因此省去不少周章,很有些不了了之的意思;赦令传到夏台,商侯行大礼叩谢夏王不杀大恩,早有商地上大夫寿常备好车马,迎商侯归国。又有不少故旧,前来相送;商侯一一谢过,遂归本国。
胡卢亦在“故旧”之列,亦来相送,只是千言万语终是无法出口,不能直言唆使商侯起兵伐夏,仅一句“一路顺风”而已。此时商侯已经远去,胡卢叹道:“奈何商侯是个忠君之人,忒地麻烦,叫人郁闷之极。”旁边明理笑道:“老师不必失望,经历此事,商侯心境已变,把‘大王’换作‘夏王’,或者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胡卢闻言,精神一振,说道:“这或者是最近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看来还须我们师徒加把力呀!”
却说商侯回归本国,才到边境@ 便有文武来迎,更有许多百姓自夹道相迎,把闲话叙过,各去休息不提。次日一早,商侯招仓、柏鉴议事;却是履癸向天下诸侯索财,五方诸侯之长假借此名义,巧取豪夺,排除异已。便是以商侯名望,尚且免不得被葛伯垠阴谋相害,何况他地?但有忠直贤良之君,不顺五方诸侯心意。皆被吞并、灭族。正是民众怨诸侯,诸侯怨本方之长。一众连锁效应!
如今却有那幸存之人,太康氏之君李邈,得西昆仑散修度厄真人护持,保得一命,闻得商侯贤名,前来求助;说道:“葛氏昏愚邪恶。假借王命,索取民间,横行本土。又与诸狎客恣淫,不以国政为事。功不赏,罪不罚,民讼不理,士百求而不得见;士民皆怨葛氏,诸侯尽怨葛氏,人人欲灭葛氏。素闻商侯贤名,但请商侯兴兵讨伐。助李氏复国。”
商侯听罢,不意葛伯垠昏溃至此。又想及自己在夏都受的诸般苦楚皆由此人而起,若非胡卢师徒从中斡旋出力,亦是难逃身死家灭之局,不由得义愤填膺,动心起念。仓、柏鉴二人巴不得商侯兴师出兵,以战养战。虽说并非直接讨伐履癸。但也可以借此练兵,扩大影响,若能将葛柏垠杀灭,更可将整个豫州之地收入囊中,以为根基。
仓说道:“葛伯垠多行不义,正值天怒人怨,商侯兴师征伐乃是民心所向,正义之举。”商侯却有所顾忌,迟疑道:“葛伯垠终是奉了王命,又是豫方诸侯之长。本侯若是起兵,岂非以下伐上?”仓狡猾地笑了笑。说道:“我等只是助太康氏李君复国,却非是征伐葛氏,葛氏夺人社稷本就不义在前,若是他兴兵来阻,便是失了道义。”
商侯亦欲一雪前耻,便认同了仓地说法,却又担心不是葛伯垠的对手,说道:“葛氏兵多将众,至少有甲士八万,兵车八千乘,若是葛伯垠倾力而出,只怕不易抵挡。”柏鉴笑道:“那太康氏李君来时,商侯已在夏都,贫道虽不知商侯如何打算,但是即领商地兵事,便要做万全考虑,便自作主张招兵炼军,如今已有甲士三万,兵车五千乘,又有预备役十万之众,若是葛伯垠敢倾力来攻,商侯只须一声令下,甲士瞬息便可云集,如今所缺得只是兵车而已,再造便是,未免就比葛伯垠弱了。何况不是贫道自夸,贫道浸淫兵事近千年,岂是葛伯垠可比?只凭手中三万甲士,便可叫他有来无回。”
预备役之说却是由胡卢提出,柏鉴将之完善,商侯亦有所了解。至于柏鉴地“自夸”之言,商侯倒不以为许,反以为实,毕竟人家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便是在轩辕黄帝手下,亦是有数的用兵强者。当下再无异意,说道:“有劳两位先贤。”仓、柏鉴领命,一去准备粮草,一去招集军马;又有太康氏李邈见商侯愿意出兵,自己不好意思坐享其成,携了渡厄真人自愿在柏鉴帐下听令,柏鉴自无不应之理。
旬月,粮草齐备,柏鉴引军兵二万众、战车二千乘,非止一日,探马来报中军:“启大帅,兵马已至陈塘关!”陈塘关已是太康氏故国地界,几乎可以说只要拿下此关,助太康氏复国便成功了一多半;柏鉴下令安营,那李邈复国心切,当先求战,柏鉴说道:“我军旅途困顿,当来日再战!”却是柏鉴故意要给葛伯垠做出反应的时间,好来一场大战,顺势掌控整个豫州。
陈塘关总兵柳坤早得探马禀报,却自负勇力,并不放在心上,只把军马备齐,却不曾向葛伯垠求援;倒叫柏鉴的一番心思落空。次日一早,柳坤点军兵三千众,将战车三百乘,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