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奉献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丁文江因为刚才情绪太过激动所以此时变得奄奄一息。翁文灏则神不守舍,脑袋歪在一斜斜的看着屋顶。他对美国人举动有些后悔又有些兴奋:后悔在于正是他的告知,美国人才决定对华发出最后通牒,显然,他们是不会同意天津卫号战列舰下水的;而兴奋,则是因为从上台以来的折磨人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不管明天稽疑院的选择什么,他能做的、该做都很快要结束了。

以后的史书将如何写自己他很好奇,但不管怎么写,想到自己是在为了六万万民众谋福利,他就无怨无悔了。自由和民主是无价的,既然当年孑民先生可以牺牲,那自己又何必爱惜名誉和生命呢?

丁文江、翁文灏、吴景超、蒋廷黻、徐新六、马君武、郭秉文、蒋梦麟、张东荪、罗隆基、孔祥熙、宋子文……。一干人久久的沉默后,还是翁文灏身边的吴景超咳嗽两声,开口道:“诸君,议也议过了,策略就那么几条,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明日稽疑院的决定了,如果他们拒绝接受华盛顿的最后通牒,那么结果就是宣战;一旦美国人宣战,我们能转圜的余地就不多了……”

“我不太认同北海的观点,我还是之前的看法:美国宣战不等于我们也要宣战。”刚刚接任顾维钧一职不久的外交尚书蒋廷黻道。“稽疑院的代表大多都是老思想,倾向中庸。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也对美国宣战断交,那和谈的机会就彻底没有了,这一战非打个你死我活不可。再说不宣战不等于不抵抗啊!我们这只是为了自卫,愈是这般,全世界就会愈发同情我们而看清美国的侵略本性。我看就这些说辞足以在最后通牒不通过的情况下说服稽疑院那些人了。”

“不宣战国内舆论如何应对,还有哪些学生游行怎么办?”文部部长蒋梦麟忽然问道。他执掌教育部完全明白学生容易冲动的特点,或许向往自由民主的学生不少,但倾心于保家卫国的学生更多。如果内阁不宣战,那这一年来所做的学生工作全都白费了。

“我们不是不抵抗,只是不宣战。”蒋廷黻再次申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又不懂国际法,他们只是担心政府不抵抗。只要我们确实在抵抗美国人的侵略,那么他们怎么会有意见?”

“我看绶章这个主意好。”孔祥熙打了个哈哈,“这样想打的时候可以打,想和的时候也好和。适之不是说和比战难吗?这就是方略啊。”

“庸之兄错了,适之刚才来电上说的是能守才能和。”看过电文的郭秉文道,“他还给大公报去了稿,希望能压住那些主战的舆论。”

“好了,不说了。”一直魂不守舍的翁文灏很是突兀的来了一句。“明日稽疑院质询,就绶章和我去吧。代表们接受最后通牒也好、不接受也好,宣战也好、不宣战也好。明日下午三点前都会有结果。散会吧!”

接到司徒雷登的二十四小时通牒后,翁文灏立即召集在京的阁员商议对策。讨论来讨论去说到底还是要看稽疑院,所以大家商谈了一阵全没有再谈下去的心思,此时见翁文灏说散会,当即一阵起身的座椅响动,不到三分钟,连刚才奄奄一息的丁文江,也很快离开了。

“总理,当下这情形……”待诸人离开,吴景超想起了一件极为要紧的事情。“我看禁卫军那边还是要多提防提防的。”

“北海多虑了。”翁文灏和吴景超想的完全不一样,他道:“杨竟成要想政变,一年前他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我看他这次依旧不会有什么举动。”

“这可很难说啊。”吴景超完全不认同翁文灏的想法,只道:“杨竟成是一直说守法,可偶然听他的那些言论,却感觉这个人像是一把刀,寒光闪闪、锐利无比。”

“呵呵……”听吴景超这么说,翁文灏也笑了,他道:“想不到北海你也看杨竟成的东西的,难道就不怕中毒?”

“我只是……只是偶然听到一些罢了。”吴景超被翁文灏呛了一下,也不在意。他接着道:“咏霓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

“不掉以轻心又能如何?”翁文灏背负着手在文华殿走了起来。“禁卫军听我们的吗?不听!税警听我们的吗?也不听?其他军队就更不要说了,就连京城警察厅也不全在骝先的管辖之下吧。大家都知道,如果与美国谈判失败,我们这内阁肯定倒台,谁又会站在我们这边呢?

现在我们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杨竟成那些人早前定下的那些规矩了。如果他选择政变,那就说明之前他弄的那些东西全是哄人的,他杨竟成下野以后更一直在操纵着政局,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我想以他现在的德行是不屑于做的吧。”

“德行?”吴景超念着这个词,他当然知道翁文灏说的这个德行和平常读书人所说的仁义道德全然不同。翁文灏说的德行是杨竟成说的美德。什么是杨竟成说的美德?不是温文尔雅、不是心存怜悯、更不是人人平等、互相尊重,而是武夫之勇猛、愚昧之信仰、以及君子之守诺。既然杨竟成要开宗立派,为他的文明轮回论立万世之基,那他就不会违背他之前许下的承诺,所以政变绝不会是他所为。

基本赞同翁文灏的判断,不过吴景超还是担心道:“即便杨竟成不政变,就担心他下面的那些人啊。万一有人忍不住跳出来该怎么办?”

“北海啊,既然杨竟成能有德行,那我们为何就不可以有呢?”翁文灏默然道。“既然我们发自内心的信仰自由和民主,那就该将毕生为之奉献啊。”(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