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清末英雄 !
“我命令,参谋部,”一听杨锐命令,参谋部的徐敬熙一声“有!”站了起来,“负责制定接触俄军计划,务必使外界无法知晓我军真实情况,同时,组建复兴军第二旅,并且重新制定翁圈岭新兵训练计划以及扩大随军士官培训班规模,使其达到作战要求。”
“政治部,”又是一声“有!”刘伯渊站了起来,“在保密的原则下,全面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要让士兵知道为什么打战,同时在老部队挑选合格可靠的士官,增强新部队战斗力。”
“后勤部,”杨锐接着说道,“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加强翁圈岭的后勤供给,特别是涉及训练的弹药要提供充足。另外,在座诸人务不管意见如何,必全体一致。”见杨锐这边铁了心的要推行助俄抗日计划,众人都是心中一稟,齐声道“是!”
散会之后的杨锐和雷奥还留在会议室,杨锐把一份日军的情况总结拿了出来,说道:“整体上看,日军要比俄军的战斗力差一些,特别是因为炮弹不足使得其炮兵作用大减,但是其作战意志坚决,战术执行能力强,并且喜欢侧翼攻击和夜间白刃战,面对他们我们还是要有针对性计划的。”
杨锐说的情报雷奥早已经知道,不过他的解释是别样的,“杨,你日本陆军的老师是谁嘛?”
杨锐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只说道:“日本陆军是你们啊,但是我们感觉他们学的不像。”
“不,不,”雷奥道,“他们学的很像了。”见杨锐不解,又说道:“在1883年的时候,日本陆军部部长大山岩来到德国,求见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毛奇元帅,要求元帅派遣一名优秀的军官到日本新成立的陆军大学教导学员。当时毛奇元帅挑了梅克尔上校前往,日本陆军现在的一切都与梅克尔少校当时的教导有关。对于梅克尔少校,我的老师戈尔茨元帅说过……”
“等等,”杨锐打断了他,问道,“你的老师,为什么都没有听你提起过?”
呵呵,雷奥自我解嘲的笑,说道,“都是已经过的事情了。有必要去提吗。我在去南非之前在土耳其呆了很久。作为戈尔茨元帅的参谋帮助他整顿奥斯曼帝国陆军。后来元帅阁下看我一直是个少校,就推荐我去了南非,帮布尔人整顿陆军……”
雷奥说到这一时间断言了,似乎在回忆从前那段美好的时光。杨锐不好打扰,只在一旁静静的想这个戈尔茨元帅到底是何许人,他却不知道,这个戈尔茨元帅其实是德军总参谋部的中的异类,但是其在后世的评价非常之高,被认为是罕见的军事天才,在他手里,奥斯曼陆军从新开始振作,被人们视为土耳其陆军之父。当然如果这些都太生僻的话,那么只要稍微了解下“总体战”或者“人民战争”的由来,就知道他的过人之处了。
杨锐还没有想完,雷奥已经回过神来了,“元帅阁下认为。梅克尔少校是个优秀的德意志军人,其所强调的进攻意识和德国陆军中的普鲁士精神一脉相承,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专家,但是他却看不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所以…他是一个完全不懂战略只懂战术,不懂防守只懂进攻的人。日本陆军现在也有这样的特点,崇尚普鲁士的牺牲精神和进攻意识,但是对于总体战略和新技术并不看重,这点可以从其对旅顺的重视和炮兵的能力和运用就能看出。”
旅顺是日俄战场中的战场,可是日本陆军从一开始就对其判断不足,在大连登陆之后就把旅顺扔在一边而是一心北上,一直到后面海军不断的催促这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如果不是之前不重视,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苦战了;再有就是炮兵和重机枪,日本的炮兵装备的是日本三十一年式自产火炮,但是这种只是架退炮而不是管退炮,其射速理论上每分钟是三发,但是实际操作中每分钟只有两发,而俄国仿制法国的管退炮每分钟可以达到六发,重机枪则更是如此,直到乃木的第三军在旅顺要塞被重机枪一顿狠抽之后这才决心进口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想到着,杨锐心里有些了然了,原来是德国人把日本害成这样的啊。
杨锐边想雷奥边说,“作为我军而言,如果真的要上战场的话,土木工事要做好,正面战场的火炮烈度是很高的,再就是要和俄国之间形成良好协同,以防俄军侧翼被包抄和俄军一起被围,最后就是白刃战和夜战训练要加强。这是日军惯用的战术。”
“土木作业和夜战倒是不怕,”杨锐说到,“就是白刃战我很担心,部队士兵的平均身高在一米六八左右,虽然这要比日本人高十公分不止,但是比德国士兵的平均身高要矮不少,而且力气也吃草的总要比吃肉的要小很多,德国刺刀术还是很难运用,找到一种切合东方人适合的刺刀术还是要花时间的。”这真不是一个讲究火力制胜的时代,哪怕到几十年后的二战,刺刀突击还是有市场的,后世的共军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对,据说抗战时是三个八路打一个鬼子。
和迫击炮、手榴弹、飞雷炮各种兵器的重视不同,杨锐对白刃战的重视是上次在平顶山和俄国人面对面的打了一场伏击战之后才开始的,他不是武术专家对此也没用什么好办法,抗战小说里刺刀术虽然有三防一刺的说法,可是这三防到底怎么防,这一刺到底怎么刺天才知道。不过在猫耳山那边众多壮士投过来之后,他便找了里面武技最精的周快腿,想让他去少林峨嵋什么的武林圣地找熟悉枪术的人。
只不过周快腿一番言语便给杨锐泼了好几盆雪水,少林武当峨嵋什么的完全是杨锐看多了武侠小说的幻想。就少林本身来说,其在明代之前还是有习武的,但是到了清代却被禁止习武,满清得天下之后便禁止天下汉人习武,作为声名远扬的少林完全是被禁止的重点。不过即使满清不封禁,这少林的武技也是一般,在明代的时候朝廷武官俞大猷还在少林教授武技。真实的清末只有两个地方习武成风,一是广东佛山一带。不过这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废了禁武令,加上洋人入侵,使得民间武风盛行,二就是直隶的沧州了,这沧州从清初开始便没有禁武,而之所以没有禁,是因为这些习武的大部分是白帽子回.zu,在整个清朝,少数民族的权利一直在汉族之上。汉人不可习武但是少数民族却是可以的。于是这沧州便成了武术之乡。由此镖局也是行遍全国。如此形势之下,冷静下来的杨锐只有让周快腿去沧州找人了。
出了会议室杨锐便直接往武术教研场而去,自从要周快腿把几个沧州拳师请来后,杨锐便着手成立这个部门。这个部门主要安排两类人,一是后面沧州来的拳师,凭借其祖传的技法研究战阵之上的军用武技,再是从沪上来的学习过生产管理的人员——生产管理之下专门有一个分支叫做动作分析,就是研究如何安排机器、工序、物料等东西以节省工人的动作次数和强度,增加生产效率的,平常人们所听说的工厂要走几步路都算好了便是这一管理分支的成果。
武术教研室其实就是几个大帐篷,因为来的晚,加上部队一直在扩编。所以营地房屋严重不足,于是芬兰人教的冬季大帐篷便派上了用场。这些帐篷是圆锥型,里面有一个木架子,大块缝制好了的羊皮披在上面,地上也铺着羊皮。不过在帐篷的正中间烧着火,同时这圆锥的顶事开口的,好让火堆的烟雾排出去。这种帐篷在寒冷冬季的是抗寒的法宝,战术教研室的数字派曾经计算过,外面零下三十度的情况下,只要帐篷内火不灭,里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上十多度。
杨锐进了帐篷之后,只见帐篷里有一名十多岁的少年在和一个俄国兵在对刺——被俘的俄国兵都废物利用起来,其中最大的用处就是陪练刺刀术——这时候本该去沧州请人的周快腿忽然出现在这里,他正陪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见到杨锐进来,他便带着老人过来,“报告长官,俺去沧州一切顺利,这是此次请来武术大家李存毅李老前辈。”有看向场下正在拼杀的的少年道,“那是李老前辈的爱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