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就在戴安澜想问王汉章时,副官拿着一份电报进来,原来是孙立人发来的,此时孙立人在筹划给日军进一步的打击,收复失地,王汉章知道,但是没有说,要不然就妖孽了,那就没办法解释了,这都分析出来了,那就真的不是人了。

戴安澜把孙立人发来的电报念了出来,大意询问戴安澜是如何得知的,同时还说到他在集结军队,准备反攻日军。戴安澜很快就分析了一下给孙立人听。

远在仁安羌准备反攻的孙立人看着戴安澜发回来的电报,看完气的七窍生烟,英军是不是真的要不告而别,瞒着她撤退,他不知道,但是自从救出7000英军之后,他就在密切的关注着当面之敌,据他所知英军根本没有受到日军的进一步攻击,但是英国人居然上报远征军总部说受到日军的攻击,要求远征军总部派兵支援,虽然要是有一个师来支援他,效果会更好,但是他觉得戴安澜说的对,英国人已经打算把他卖了,就像在同古出卖200师一样,悄悄的撤退,到时候日军就会毫无顾忌,包围新编38师,那个时候新三十八师有没有200在同古的运气就很难说了。

孙立人仔细看了戴安澜的电报之后,觉得应当密切观察英国人,免得真的被卖了,到了当天下午。孙立人派出去监视英国人的人传回消息,英国佬真的在撤退,孙立人没想到英国人果真如此的卑鄙无耻,自己前一天救了他们,而英国人第二天就把自己给卖了,不打也就算了,但是连撤退都不告诉自己,太无耻了。

孙立人发报给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问反攻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亚历山大信心满满的表示一切都在准备中,让孙立人放心。孙立人彻底相信了英国人是真的要逃回印度了,孙立人并没有质问英国人为什么撤退不告诉他,这样问的话反而会给英国人解围。

孙立人直接给史迪威发报质问史迪威为什么英国军队都在撤退,还不告诉他,既然都打算逃跑了,干嘛还要同意他的反攻计划?

史迪威莫名其妙不久前英军还在发报给他,要求他派兵支援,怎么一下子就撤退了,史迪威还以为英国又打了败仗,要逃跑了,但是现在又孙立人的一个师在那里,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斗,孙立人不知道。

史迪威立即发报给亚历山大询问为什么英军在撤退,亚历山大对史迪威也不隐瞒,直接道出了隐情,英国政府不想在在缅甸浪费宝贵的兵力了,同时告诉史迪威英缅军的情况很差,随时会崩溃,士气全无,在打下去只不过是去送死罢了。同时亚历山大催促史迪威让200师快点到来,接手防务,掩护他们撤退。

史迪威接到亚历山大这样无耻的电报,真个人没有发火,他已经气的说不出话了,世界上还有比英国人更卑鄙无耻的人吗?逃跑不告诉盟友,反而要别人掩护自己撤退。

史迪威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杜聿明的电报送来,原来杜英明得到消息,日军已经有一个师团秘密北上腊戌,想要占据腊戌和密支那,切断远征军的后路和军事补给,他已经让200师赶往腊戌,无比保住腊戌了。

史迪威大发雷霆,指责杜聿明越权,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在杜聿明身上,英国人他不是不敢得罪,但是所有的洋鬼子都觉得欺负中国人可比欺负英国人好的多,何况中国人现在非常需要美国的支持,相对而言,美国需要英国在欧洲抵挡德国人。至于他们也需要中国拖住日本人,那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令史迪威没有想到的是,杜聿明这次完全不给他面子,针锋相对,杜聿明质问史迪威为什么英国人暗中跑了,连个招呼都不打,难道又想新三十八师想200师当初那样,由于英国人的逃跑被包围吗?还有如果腊戌和密支那被日军占据,那么远征军怎么回国,难道去跳海吗?

一席话问的史迪威哑口无言,很久史迪威才回复说远征军可以去印度。

一说这话,杜聿明就更来火了,开始戴安澜把情报发给他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他不相信英国人会那么无耻,谎报情报,也不愿意相信戴安澜说的,要是远征军的退路被切断,英国人只会允许远征军被当做难民收容,但是他还是给亚历山大发了一份电报,问要是远征军回国的路被日军占据,远征军是否可以借道印度会中国,亚历山大回复道:“当然可以,不要只可以以难民的十分,大英帝国绝对不允许外国的军队踏入英国领土半步,除非从英国军队的尸体上他过去。”

杜聿明对英国人彻底死了心,这也是为什么他强烈支持戴安澜不去仁安羌而是违抗命令去腊戌的原因,同时杜聿明也知道他上面还有总司令罗卓英和史迪威这两个家伙压在他头上。

杜聿明对史迪威冷嘲热讽道:“轻微总参谋长先生,我们是以盟军的身份还是以难民的身份呢?以盟友的身份,你能代表英国政府的态度吗,以难民的身份,你还当中国是盟友吗?我告诉你,亚历山大说了外国的军队只能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印度,什么叫难民,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就是要想英国人缴械才可以。”

得到杜聿明的回复,他知道这次中美英在缅甸失败了,英国人拖后腿、不配合、使绊子,中国军队不相信他,不过他自己只是个光杆司令,确实没有给出什么东西让中国军队相信他,英国人一直在拖他的后腿,每次要干点事情就被英国佬搅和了。史迪威一拳很的很砸在桌子上骂道:“该死的英国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