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你们该当什么位置,那是由你们的学习情况决定的。我们需要海量的亭长、有秩、啬夫、游徼,每个人可以分得比家乡多得多的土地。”
“你们愿意吗?”那个神一样的男人也很激动。
“愿意愿意愿意!”高亢如云的吼声,连远处的林子里鸟都惊得到处乱飞。
我的天,我也可以学文字?秦山乐得找不到北,从此以后,他在先生们的教导下,夜以继日地学习,由于成绩优越,成了一名有秩,下面的啬夫和游徼也是伤残军士。
在老家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六七口人只有六亩地。
可秦山一个人就分得了十五亩土地,上面还承诺家人愿意迁徙过来,每人也能分得基本的七亩田,自己的八亩是免除一切上供的。
他很重视文化,自己一辈子就在有秩上终老,娶了个本地的小娘,儿子居然做到县令,成为当地秦家的始祖。这是后话。
占领不是目的,如何保有胜利果实才是重点。
别看打仗的时候,赵云并不如何操劳,毕竟凭借汉军的兵器和各种器械,打蛮人就是纯粹欺负人。有戏志才这种天下军事大家,根本就不需要他抻手,最多偶尔看看计划补充下。
让伤兵来治理这片土地,是他和赵家众人商议的结果。至于那些还留下来的雒阳世家子,算了吧,镀镀金的,不帮倒忙就好。
当然,他们作用也不小,和鸿都门学的学子们四处去教学,满满的成就感。
刚开始打土豪分田地,自然留下了一大批的无主土地,就是留给麾下将士的。
今后如果健全的士卒愿意,转业后也能在本地分得田地,根据战功的大小,获得免除徭役和赋税的亩数不一样。
他简直忙得脚不沾地,查看新兵的训练情况,老兵的识字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题。
终于有一天,赵云脑袋一拍,尼玛,穿越者的福利呀,这些兵卒一般都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是一张白纸,为何不把后世的拼音教下去?
说干就干,他在回郴县给儿子庆祝满月的时候,专门委托了二舅哥蔡松印制了一批浅显的教材。
就这一项,不要说鸿都门学的学子,就连世家子们一个个惊得莫名所以。
各地的方言不一样,没有一个标准。
不仅仅是伤兵开始学习,就连兵士也开办了各种学习班,夜校。
什么基础都没有的底层士卒,学会拼音不仅能自己认读注音读本中的生字,并流畅地读下来,从书中知道很多道理;拼音还可以纠正方音、土语,帮你学好官话。
荀彧和荀谌再也坐不住了,和学院的学子们一起赶赴交州,成为第一批掌握了拼音的知识分子。
自然,哥俩来了不可能回去,顺利纳入赵云的体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前近两千年面世的拼音,悄然从交州向全国扩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