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4章 吴郡第一家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至于木棉,陆十五郎也许没有看到过实物。比如冬天御寒,达官显贵用丝绵,用狐皮熊皮乃至于貂皮袄子,而寻常百姓顶多是一件羊皮袄,甚至家中贫寒的,甚至不得已用絮袍来过冬。丝绵和各种毛皮虽好,但价格高昂,后者又要杀生,相形之下,木棉保暖和丝绵虽有差别,其价却廉,而若是织成布匹做成衣服,较之麻葛更胜何止一筹。倘若说稻米治的是饥,那么,木棉治的就是馁!何来盛世,无饥馁方才是盛世!况且,一样东西多了,价格就会贱,一样东西少了,价格就会涨,这也是可以调节的。”

陆偃被杜士仪说得眨了眨眼睛,好一会儿方才拿下了头上的风帽,露出了乌黑软滑的头发,又长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倒是我闭门造车,道听途说。”他丢下手中鱼竿,一骨碌爬起身,却是对杜士仪深深一揖道,“刚刚若有怠慢,还请杜侍御恕罪。”

陆偃这前倨后恭,却只是因为自己刚刚那番话,杜士仪不禁哑然失笑,少不得双手扶起了他。

而直起腰的陆偃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却又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慌忙歉然笑道:“我从小就是老犯困睡不够,故而随时随地都会打瞌睡,还请杜侍御不要见怪。至于棉田和茶田的事,不但我陆氏,就连张氏得知之后也颇为在意,故而借我之口问明杜侍御,也免得有所误解。毕竟,没想到顾氏突然会那般热衷。”

杜士仪知道最近顾三郎顾佑频频造访自己,其余各家必定不会当成没看见。和蜀中没有真正底蕴的世家豪族不同,吴郡这三家都是曾经在魏晋南朝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真正世家大族,和他曾经用强力手腕压下的所谓蜀郡四大家完全不同。所以,他也没有否认,点了点头就爽快地承认了下来。

“顾三郎是来问我要了名帖,去拜访了从蜀郡到江南来置办棉田和茶园的几家人。”

陆偃一时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想了想便开口说道:“杜侍御初来乍到吴郡苏州,大概也听说过,所谓东南吴姓,朱张顾陆为大。顾陆两家,不仅在南朝时在吴地独领一时风骚,而且到了北朝,也曾经为了家族存续入仕为官。只不过富贵则富贵了,却未免为朱张以及吴人不齿。故而南朝时,论及吴中四姓,本该是顾陆朱张,但到了北朝乃至隋唐,反而成了朱张顾陆。张氏乃是我陆氏的姻亲,如今也正当显贵。反倒朱氏自贞观以后,已经渐渐式微了,没什么出色人物,而顾氏虽则二十年前还出过一任宰相,可如今也已经渐渐走了下坡路。”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对人言的隐私,陆偃对于杜士仪刚刚坦然相告很有好感,对于此一节自然也不遮掩:“顾氏曾一度致力于开办私学,传授儒业,当年吴郡朱子奢朱学士便是从学于顾彪先生门下。而顾相国当年拜相后,深受天后爱重,虽然年余便故世了,但天后还一度为之辍朝一日。

那时候是顾氏最显赫的时候,然则顾琮诸子都不甚成器,顾润以宰相子入仕,至今不过秘书郎,据说身体不好。而顾浚则是在京候选,反而需要顾氏本家反哺其在京开销。顾三郎的父亲顾清乃是顾相国幼子,早年混迹科场,奈何一无所获,顾佑虽则谦和有礼,有乃祖之风,可读书也不过尔尔,所以,顾氏方才会有如此处境。”

刚刚问杜士仪话时异常犀利,此刻评点别人,陆偃同样毫不留情面。见杜士仪果然面色一动,他就坦然说道:“另外,我承认,杜侍御刚刚所言是正理,但陆氏秉承家父家祖之风,不喜欢求新求变,故而无法支持你劝茶之举。至于木棉,既然乃是蜀人在江南自行其是,那就更不用说了。陆氏不会附和,但也不会反对。只不过,蜀人占地,在其余各州也就罢了,只希望在吴郡不要太过出格。”

陆偃既然说得坦陈,杜士仪也能够理解。早就知道吴郡如今尚有三大世家,他此前所谋方才避开了这里。他轻轻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吴郡之地,文人杰地灵,蜀郡那些人自然不敢与之争锋。”

“杜侍御言重了。家父一直告诫家中子弟,不许与人争斗,而旁人既非占我陆氏之地,要做什么更与陆氏无关。只不过,我妻家张氏行事就急躁多了,张尚书亦是在朝,若有冲突难以善了。说起来,蜀郡来人选了会稽郡,还真是选对了。会稽四姓,虞魏孔贺,可如今早已盛衰不同了。当年永兴文懿公虞世南虞尚书一度显赫一时,可子孙两代之后,虞氏便再无出色人物在朝,一时没落无闻。而魏氏谢氏早在两晋就已经颓败了,唯有贺氏尚长盛不衰,如今贺礼部在朝深受任用。不过贺氏偏居一隅之地,行事并不咄咄逼人。”

陆偃说着有些孩子气地一笑,随即就提起了鱼竿道:“杜侍御既然来了,和我一块钓个鱼轻松轻松可好?我这塘里特意让人放了好些鲈鱼,做鱼羹最是鲜美无比,只可惜我枯坐一天也往往钓不上一条来。张氏那儿就不用拜访了,我那妻兄为人冲动,一个不好给人脸色看,更听不进去劝说,杜侍御不用去碰他钉子。”

身为妹夫,如此说自己的妻兄,再加上之前陆偃给人的印象便是直爽敢言,杜士仪知道对方绝不是无的放矢。如今的吴中四姓,只剩下了三姓依旧显赫,顾氏不论是否因为陆偃所说的原因,终究流露出了对茶叶和木棉的兴趣,而陆氏明白表示不掺和也不反对,现在唯有张氏中人尚未表明态度。而按照陆偃这么说,张家他也不用去了。他要的是劝茶,又不是让人把耕地全都废了种茶。

杜士仪心里如此想,手上便接过了陆偃递过来的鱼竿,含笑抛下了鱼竿。尽管这大冷天在塘边钓鱼,阴寒之气扑面而来,可当不消一会儿浮子渐动,须臾便钓上了一条大鱼的时候,他不禁立时为之大笑了起来。

“我坐了一上午都一无所获,杜侍御你运气也太好了!”

陆偃懊丧地嚷嚷了一声,却又连声唤来仆人,吩咐他们拿到厨房立时活杀现炙。而那边厢仆人刚刚退下,就只见一个三十出头四方脸的青年大步走来。

“十五郎,这位就是京兆杜侍御?”

那青年不等杜士仪答应或否认,便冷淡地开口道:“在下吴郡张九,家父张兵部。今日此来只为一件事,请杜侍御收起劝茶之心!”

说完这话,他竟是拱了拱手便扬长而去。直到这时候,陆偃方才眨了眨眼回过神来,却是对杜士仪摊手苦笑道:“如何?耳报神又快,性子又急躁不听人言,常来常往到我家还不用通报,平日我可没少被他耳提面命教训不知上进。我这妻兄早年明经及第,先为秘书省正字,再为扬州司户参军,而后迁监察御史,因为犯了之前的张嘉贞张相国这才任满在家告病暂歇。我岳丈张尚书膝下三子,二子门荫,唯有他科场题名,所以助长了他这傲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