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零八年,美国布莱恩大学就授予了樊建国名誉博士学位。
终身教授杨洪的推荐语是这样写的:“我体会到一位有民族尊严的人,想为自己国家,甚至世界文化史,留下真实记录的豪迈。”
对于丈夫的遗赠,樊建国的妻子是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理解丈夫的苦心的。
妻子同意将博物馆无偿捐赠给国家。
但是!樊建国的遗嘱,妻子无论如何都坚决不肯签下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吗?因为建国的遗嘱里说要把自己遗体捐给重庆三医大,希望用自己的皮,绷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说到这里,王亮已经有些哽咽了。
樊建国倒是没什么,他笑着说:“那面军鼓谁要敲一下,我就在声控电视墙上给他唱首歌,但他必须给博物馆捐一千块钱。这样一来就算我死了,还能给博物馆做点贡献。”
多少人最最忌讳提到的死亡,樊建国说得却那么的轻松。
一个人最闪耀的价值,无非是为真理、正义事业而死。
樊建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激活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保留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他舍弃了一切财富、名誉,甚至看淡了自己的生死。
这样的事如果不崇高,还有什么事情是崇高的?
他简衣素鞋,粗茶淡饭,日夜不休,以苦为乐,却比身价万亿人更富有、更幸福。
一个屹立不倒的民族,不但能穿越动荡年代的苦难,还要能在和平年代播种希望!
樊建国就是那个把火种,播向中华大地的人!
王亮道:“建国还在筹备更多的展馆,关于改革开放的,关于时代建设的,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建满一百个!我记得建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有房奴、车奴,那我是馆奴。我愿意一生为博物馆做奴隶,只要是能建够一百个,马上死都可以。’”
快六十岁的樊建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没有想到老叔还记得自己若干年前说的这句话。
是的,樊建国没有忘。
他一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着。
他要修建的,绝不止是民族记忆博物馆,更是照亮民族未来的灯塔。
保留的是战争的遗物,守护的却是人类的和平。
收藏的是过去的记忆,打开的却是通往未来的甬道。
王亮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可以来一波广告了:“建国做博物馆不是为了赚钱,为了赚钱就不做博物馆了。但博物馆要保证能够开门,能够正常运行。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开销,都要靠门票收入来支撑。”
“门票四十块一张,你们愿意到博物馆来参观吗?”
评论区。
“一百个愿意!”
“啥也别说了,老首长,我这边有一个企业,一千来号员工,正愁找不到地方组织旅游呢。就这个博物馆了!正好也帮我建设建设企业文化。”
“我是学生,等我放了暑假就过去!一定!”
“必须的必,就算门票四百块一张我也去。”
“能捐款吗?我愿意帮助建国先生筹款,多少别嫌弃,一点心意。”
“愿意!”
“等我休假了一定去川省,带着敬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