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对传统的西方列强来说,印度是一块大肥肉。曾经,有人把印度比喻成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那棵钻石。这个比喻也没有错,如果没有印度这块殖民地,英国就不可能成为称霸全球两百多年的日不落帝国。
可以说,印度吸引着所有西方国家。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就试图通过修建中东铁路,把触手伸进印度洋,从而获得从英国手里夺取印度的基础。当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提出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还差点与英国爆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肯放弃针对英国的所有战后条款,就是因为英国在印度问题上做出了让步,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共同分享印度的利益。可惜的是,这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与印度无缘了。
事实上,在大战爆发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向中国当局提出,希望中国出兵印度。
只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这么做。
等到日本即将战败的时候,美国参战,中国再次推迟了出兵印度的作战计划,随后又是向红俄开战,导致中**力严重不足,也就只能继续推迟进攻印度的作战计划,而这一搁置就是一年多。
对中国来说,进攻印度有很大的必要性。
当然,中国出兵印度的主要目的与英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等西方传统列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一开始,冯承乾就明确提出,中国不可能效仿英国。在占领印度之后,把印度变成中国的殖民地。
冯承乾提出这一观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这就是,印度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已经有了民族**的苗头,任何紧跟着英国步伐占领印度的国家,都有可能被印度的**浪潮所淹没。而印度也将变成该国的泥潭。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运动就开始抬头。
大战期间,如果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没有获得进军印度洋机会,让英军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镇压印度的**运动浪潮,恐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印度就会宣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印度的**运动遭到了残酷镇压。
有趣的是,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对待印度**运动的立场完全一致,即可以给予印度地方政府一定的自治权,但是必须保留在原有的体系范围之内,获得完全**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根据非官方资料,在一九二零年到一九二九年的十年间,英国在印度的驻军,总共镇压了上万起**运动、或者与**有关的运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为执行镇压任务的英军提供了帮助。在这十年间,至少有一百五十万印度人在英军的镇压中丧生。还有更多的印度人遭到秘密逮捕。
问题是,镇压并不能扼杀印度人寻求**的梦想,反而让更多的印度人加入**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且在断断数年之内席卷印度全境。虽然殖民地当局多次逮捕甘地,还多次宣布甘地犯有叛国罪。但是却没有处死他。也没有能够扑灭他发起的**运动。直接结果就是,印度在英国的殖民体系中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小。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印度的**运动已经变得不可收拾了。
在一九四一年,因为印度的**运动引发的罢工等事件。导致印度的经济产值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当时,因为印度港口工人罢工。很多囤积在港口里的物资根本无法装船,也就无法运往英国。此外,因为印度的纺织工人大罢工,英国出现了棉纱与棉布紧缺的现象,不得不加大从美国的进口量。
可以说,这个时候,换任何一个国家去统治印度,都要面对同样的难题。
也正是如此,冯承乾并不主张占领印度,而是提出应该利用印度的民族**运动,把英国赶出印度,减轻中**队的作战负担。中国需要获得的,只是控制印度的部分城市,特别是港口城市,在印度洋北岸获取一些海军基地,为接下来进军中东打下基础,也为开辟前往地中海的航线做好准备。如果中国当局能够支持印度的**运动组织,并且承认印度是一个**国家,那么中国就很有可能以非常轻微的代价获得这些港口,而不是在印度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冯承乾的观点。
有人提出,既然不能在印度搞殖民地,为什么不直接吞并印度?
要知道,中国现在的国力不比英国霸占印度的时候差,而且中国离印度更近,也更容易控制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