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待的话,攻击效果又好不到哪里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卓宇凡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用舰载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顶替俯冲轰炸机的角色。
“海鹰”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做为轰炸机使用,只是并非专业轰炸机,即没有配备轰炸机上才有的一些设备,比如轰炸瞄准仪。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海鹰”同样能够携带五百公斤级炸弹,且作战半径不低于六百公里。只是,“海鹰”适用的轰炸方式是低空水平投弹,而不是俯冲投弹。
只是,顾祝同别无选择。
五点不到,第一战斗舰队开始出动由二十架“海鹰”与三十架“塘鹅”组成的第二支攻击机群。
二十架“海鹰”全都挂上了一枚五百公斤级航空炸弹。
这次,顾祝同没有安排护航战斗机。一是他已经派不出更多的战斗机了,能够在五点之前升空的“海鹰”全都挂上了炸弹。二是没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护航战斗机,“海鹰”在丢掉炸弹之后就能执行护航任务。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时间。
如果让正在巡逻的防空战斗机返航执行护航任务,那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为这些战机补充燃油,攻击机群的出发时间将推迟到五点十五分之后,也就不可能赶在天色暗下来之前攻击第31舰队。
及时出动第二支攻击机群,可以说是顾祝同在这场海战中把握住的最关键的一个机会。
要知道,当时顾祝同并不知道第31舰队已经在暴露行踪之后转向,在原来航向上航行的只有五艘巡洋舰。
六点过,第一支攻击机群追上了那几艘美舰。
在分出部分轰炸机与攻击机去攻击巡洋舰之后,其他战机继续向东南方向飞行,但是并没有发现舰队航母。结果就是,在消耗了太多燃油,不得不返航的情况下,第一支攻击机群里的战机不得不把全部弹药用在了那五艘没有太大价值的巡洋舰上,根本没有对第31舰队的航母构成威胁。
只是,这也产生了一个影响。
这就是,最先攻击那五艘巡洋舰的二十多架战机在投掉炸弹与鱼雷之后,并没有立即返航,而是向其他方向上展开搜索。因为抛掉了弹药,所以这些战机的油耗率大幅度下降,能够飞行得更远。
六点半左右,一架“塘鹅”发现了正在全速向东航行的第31舰队。
虽然这架“塘鹅”的飞行员没有看到舰队航母,但是在被战斗机击落之前,非常及时的向舰队报告了情况。
这一消息,立即转发给了第二支攻击机群。
此时,第二支攻击机群离第31舰队只有不到两百公里,五十架战机立即转向,朝第31舰队杀了过去。
显然,斯普鲁恩斯做梦都不会想到,顾祝同会冒险在傍晚连续派出两支攻击机群。
要知道,这意味着这些战机在返航的时候肯定会发生冲突,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战机无法在日落之间降落,甚至会有一些战机在烧光燃油之前都无法降落到航母上。道理很简单,航母在夜间回收战机的效率比白天低得多。
结果就是,在六点半左右,斯普鲁恩斯就让防空战斗机返航了。
当时,第31舰队所在海域,大概在七点左右天黑,比第一战斗舰队所在海域大概早了十分钟。
主要就是,第31舰队在第一战斗舰队东面。
也就是说,在第二支攻击机群即将赶到的时候,第31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正准备降落到航母上。
当时,斯普鲁恩斯这么做,也没有多大的错。
别忘了,在第31舰队的护航战斗机里面,大部分都是从新喀里多尼亚飞来的F-6F,而驾驶这些战斗机的飞行员大多是菜鸟,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在航母上起降过,让他们在夜间降落,与谋杀没什么区别。损失几架战机也就算了,如果在降落中出现意外,比如撞上了航母的舰岛,那就是大问题了。
防空战斗机还没有完全降落到航母上,第二支攻击机群就追上了第31舰队。
可惜的是,依然在空中巡逻的只有不到十架F-6F,而且这些战斗机大多呆在舰队防空圈的内层,也就是高射火力网的覆盖范围之内,而不是防空战斗机应该在的地方,对来袭敌机几乎没有威胁。
这是“伦内尔岛海战”的最后一场战斗,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