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倾销战略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比如周瘦绢就精通英文,可他是《自由谈》的主编,不可能帮你写《超人》这类小说。

其次,这些小说能不能获得成功还是未知数。

毕竟时代不同,人们对阅读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后世畅销的小说放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扑街,所以要慎重的选择。

最后,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是林子轩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他需要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团队。

虽然有着诸多困难,但对于穿越者来说,没有挑战的人生太过无趣了。

林子轩准备在上海做一个实验,上海的租界内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说是一个联合国都不为过,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只要摸清楚他们的阅读习惯,就能知道什么小说会在他们的国家畅销。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俄国人。

来上海的俄国人都是逃难来的,你要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推崇苏联革命的小说,一定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林子轩想首先拿日本人做实验,日本对中国倾销商品,林子轩就把文化反倾销过去。

1915年,公共租界内的日本人已达到7169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纺织业大规模投资上海。

1923年,上海到长崎定期航线开设,公共租界内的日本侨民继续增加,达到了2万人以上,而且平均每天都要增加5名日本商人。

如今的虹口区,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社区。

日本人在虹口建立学校,用日语教学,教导日本礼仪,建立银行和医院,采用日元进行交易,可以说,虹口已经和日本国内没什么两样了。

只要小说和漫画在虹口区的日本人里受欢迎,就能卖到日本本土去。

林子轩和日本人的关系不好,而且中国小说想要进入日本并不容易。

他要找一位日本人作为中间人,利用这个中间人把小说倾销出去,赚取日本人的钱财。

他想到了一位日本人,此人叫做内山丸造。

林子轩知道内山丸造,是从后世鲁讯的文集里看到的。

何况,他在上学的时候也学过阿累的《一面》,那是一篇课文,讲了作者1932年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讯的情景。

1934年5月,上海的小报《社会新闻》在第七卷第十六期刊登了一篇短文《内山丸造底秘密》,其中写了内山丸造是日本小特务的事情,每月领取两百块薪水。

还污蔑说和内山丸造交好的鲁讯也是日本特务。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小报这种程度的攻击是正常现象。

为此,鲁讯在《伪自由书后记》中进行了驳斥。

即便是在后世,这件事也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大多都是根据那份1935年《社会新闻》的报道进行的加工。

林子轩不管内山丸造的身份如何,他只是想找一位中间人而已。

从后世的资料看,内山丸造也乐于把中国的书籍介绍到日本,对于日本国内的文坛和出版社比较熟悉,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