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3 改变社会是学者之职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顾炎武有一次游历到山西,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听说顾炎武来了,都纷纷前来迎接,想一睹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学者的风采。

谁知列队欢迎的人来到路边,却只看到两匹骡子,根本没有这位大学者的身影。旁边的山上,一个老农模样的人正往悬崖上爬,看样子,他不是这里的药农,就是采石的工人。

下面一个乡绅仰头大声问道:“喂!老头儿,可曾看到一位老先生从这里经过?”

那老人朝下面摆摆手,继续向上爬,到了山顶,他取出几本书,几张纸,勾画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下来。人们远远地看着这位奇怪的老头,等他走到骡子边,欢迎的人群中才有声音叫起来:“这正是顾先生!”

人们围住一身灰土的顾炎武,问道:“顾先生,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顾炎武举起手里的书,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考察这里的地形,观察物产和人口,以以备日后所需。我刚才看到这里形势险峻,就爬到悬崖上观察地形,发现原来的地图画错了好几处。”

顾炎武把全国各地的山川形势、物产税收、人口村落等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著名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一生游历求学,需要大量的开支,却从没因资金问题烦恼过,因为他非常注意积累财产。他在山东、山西、陕西都置办了地产。也因此,他没有变成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有空闲治学,有财力游历四方。

历数几千年来的大学者,能把学问和实践都做得这样好的人,没有几个。

学问是从实践中来的,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服务。社会不需要只会死记硬背的人,也不需要信口开河、言无根据的人。年轻的时候,正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为了以后学到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分数、荣誉、表扬,都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更加敬重那些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使我们的社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上一页 目录 书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