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1 既要常立志,又要立常志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老师笑了,说:“其实本来没有正确的读法啊,‘常立志’和‘立常志’都是你需要的。你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对自己能做什么并不明确,也带有很多毛病。每在一个地方工作一段时间,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改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这没什么不好。等你明确了自己的志向之后,再踏实地做下去,就肯定能成功。”

人应该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人生刚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些人甚至没有明确的志向。这个时候,又何谈立常志呢?我们经常听说,很多伟大人物自幼就有远大志向,并且一生为此努力,最终成功了。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或者能鼓舞人心的说法而已。没有人天生就有坚定的志向,志向从来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慢慢明确、坚定起来的。

一般的孩子总要在立志—懈怠—再立志—再懈怠这样一个循环中挣扎,今天看了“神七”升天,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宇航员。”,可是没有坚持几天,就书也不想看了,作业也不想做了,心里那股子“好好学习”的劲头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还有的孩子时间一长,就泄了气,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做不得大事情。其实,这个循环,正是确立大志的前兆。立志如同给气球吹气,加一把劲,气球就胀大一点,稍有懈怠,气球就会缩小一些。一个吹气球不熟练的人,开始吹的时候气不能连续,气球肯定要不断地胀大又缩小、缩小又胀大。但只要对吹气球这件事不懈怠,总有吹熟练的时候,那时气球就会不断地胀大了。

我们可以窥探一下青年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来弄清真正的大志是怎样树立的。

曾国藩28岁时住北京,准备科举考试。他很喜欢听戏,有一天他白天出去听戏,没有完成当天的功课。过了几天,曾国藩的朋友约他出去聚会,他喝得醉醺醺的,躺在床上一觉睡了过去,当天的书又没读完。又过了几天,门外“当当当”地响起了铜锣声,曾国藩伸头一看,原来是菜市口处决人犯,黑压压地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曾国藩忍不住,跑出去看热闹。等回来后,他又没心情读书了。 

曾国藩考了几次,总也考不上。一个喜欢听戏、喝酒、看热闹的人,怎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但曾国藩与众不同的是,他很善于反省、鼓励自己。他看戏回来之后很后悔,在日记里检讨说:“我年年立志读书,可是仍然一事无成。今后要好好读书,不要再听戏了。” 

喝醉的第二天,他醒过来,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是个没有志向的人,一点点诱惑都经不起,以后要修身养性,不能受这种美酒佳肴的诱惑了。”

看过处决人犯之后,曾国藩又觉得自己犯了错误,就又在日记中写道:“一定要建立正确的志向,不能去看这种残酷的事情。”

要是按照一般的标准衡量,“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曾国藩不就是一个“常立志”的无志之人吗?但人不是机器,喜欢吃喝玩乐是人之常情,难免有精神涣散的时候。我们细读曾国藩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比起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管宁割席等故事,青年曾国藩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和我们更接近。他通过“常立志”,培育、浇灌自己真正的志向,这个志向正如嫩芽,开始的时候,还是很脆弱的、很矮小的,但是只要不停地培育它、浇灌它,总有一天,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个时候,任何力量都不能摧毁它了。

又过了几年,朝廷又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这回曾国藩准备得很充分,一下子就考上了。此后,他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再也没有懈怠过。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总会有懈怠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但是,纠正和偏离、充气和泄气总是相伴而生的,你上课走一走神,下课贪玩一会儿,早晨起晚一些,都不是什么大的过错,不是你自暴自弃的理由。关键是,你在事后要反思松懈的原因,警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志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