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天空的高远、流水的清澈、小鸟的欢快歌声、山峰的绵延磅礴都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内心的愉悦。《蓝色多瑙河》、《月光奏鸣曲》、《沁园春?雪》等杰出的作品,无一不是在大自然的感触下创作而成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还是启迪孩子的好奇心的摇篮。看蚂蚁搬家,学会了相互协作;听到雷鸣风啸,向往了解自然、探寻科学……由这样一些小片段组织起来的品质,正是孩子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
但现在有很多孩子,不能辨别韭菜和麦子的区别,以为稻米是长在河里的,把卷心菜当成生菜……这是多么让人担忧的事情,我们竟然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生长的土地了!
在上古时代,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为盖地为炉”,捕获野兽,采摘果实。那个时候,人们和自然是相通的。但是到了后来,人们创造了城市,发明了工具,建立了各种制度,人们离自然就越来越远了。于是人们本来拥有的许多功能就都退化了。其实人类脱离的城市回到自然,并不是绝对的强者,我们既不能像羚羊那样长途奔跑,也不能像猿猴那样在树上跳跃,更不能像鱼那样在水中遨游,像鹰那样在天上飞翔。普通人如果没有辅助工具,便很难在野外生存。美国作家梭罗,曾经专门跑到野外生活了两年,毫无社会往来。但是他在那里认识了全新的自己,也因此,他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亲近大自然,如同亲近我们最原始的心灵状态。当心灵如自然一般的纯粹有序时,我们也就能看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