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0章 钢铁碰撞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此外,源自T-72的自动装弹机存在极为巨大的安全隐患。

那辆“哈立德”被一枚穿甲弹彻底摧毁,三名坦克手全部阵亡,就是因为储存在车体里的炮弹发生了殉爆。

如果采用炮塔尾部隔离弹仓,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因为王栋还没有掌握政府军的控制权,所以装甲集群没有停下,继续向西突击。

只是,降低了突击速度,而且让乘车步兵全部下车。

不是说需要步兵为坦克提供掩护,而是避免给步兵战车陪葬。

开始,有30多名步兵因为搭乘的步兵战车中弹而受伤!

凌晨一点半左右,第三次装甲战打响。

这次,遇到的是政府军的主力,整整一个装甲营,24辆M1A1与30辆M2A3,还有数百名步兵。

激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从4000米打到不足500米。

对现代坦克来说,500米的交战距离,跟步兵拼刺刀差不多。

这场战斗,掌握主动权的是叛军。

可以说,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叛军始终掌握着优势,装甲集群更多的是在跟叛军耗时间。

“哈立德”的防护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

在最初的十五分钟内,就有7辆“哈立德”被2500米外的叛军摧毁,其中4辆是被反坦克导弹击毁。

这个距离,“哈立德”对M1A1的威胁非常小。

主要是打不准!

结果就是,“哈立德”不得不使用炮射导弹,也就得停车开炮,而且要在导弹命中之后才能继续行进。

被摧毁的7辆“哈立德”全是在停车后中弹。

可见,在坦克对坦克的战斗中,由坦克炮发射的炮射导弹没有多少战术价值,甚至可以说是累赘。

其实,只要距离缩短到2500米以内,车长只会使用穿甲弹,不会考虑炮射导弹。

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哈立德”的坦克炮开始发威。

当然,车长的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接下来的近一个小时的战斗中,“哈立德”取得了12比18的交换比,而且摧毁的全是M1A1。

在都能摧毁对方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是车长的临场发挥。

可惜的是,“哈立德”的备弹量仅有39发。

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炮弹可用了。

如果每辆坦克能够多携带几发炮弹,哪怕只是5发,装甲集群都有可能摧毁叛军的所有主战坦克。

只是,没有如果。

最后关头,12架A-5PG及时赶到。

耗光了炮弹的5辆“哈立德”趁机撤出战场,留在后方的步兵也抓紧机会,把伤员全都救了回来。

最终,只剩下了5辆“哈立德”与7辆BMP-3,而且全都用光了炮弹。

三场战斗,装甲集群阵亡了17名坦克车长,42名坦克兵,48名战车乘员与63名乘车步兵,还有上百名官兵受了重伤;而取得的战果是,击毁38辆M1A1,27辆M2A3,毙伤叛军近800人。

其实,最大战果是让叛军始终没能堵上包围圈东面的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