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百人将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大汉时代周刊 !

正月的最后几天,阳光终于有了些暖意。

马场内的积雪已经彻底融化,露出了潮湿的枯草。山谷外的小溪边,所剩无几的积雪正在快速消融,不断地滴落着雪水,被湍急起来的溪水带走。

这天,赵启明和奴儿骑着马,沿山谷内的小溪进入密林。

与他们师徒二人同行的,还有两个裹着羊皮,徒步行走的罪奴。

因为昨天夜里有只小马驹走失,厩令大人吩咐两个罪奴要出来寻找,务必将马驹带回马场。而赵启明因为马场里过得实在无聊,趁此机会出来走走,奴儿是少年心性,完成早上的训练,便也跟着他来了。

此时,裹着羊皮的罪奴行走在前,行走的速度很快,但时不时总要停下,通过查看足迹判断小马驹的去向。而且在此过程之中,还要留意着四周是否有野兽出没。

有这两个匈奴人在,赵启明和奴儿并不担心小马驹会找不回来,同样也不怎么担心野兽袭击。所以他骑金牙,吃着肉包,边走看看风景。

而旁边的奴儿,正很有兴趣的打量着“线装书”。

这几天里,赵启明无所事事,想起了对静安公主的许诺,便将带到马场的纸张裁剪成页,打完洞,再用临时找到的麻绳装线,最后用羊皮包裹,这就做成了简单的线装书。

奴儿对线装书很感兴趣,来的路上翻来覆去的看着,此时在马背上忽然朝赵启明说:“还是有些不习惯,尤其是翻页的时候,因为纸太薄了,总是会不小心翻过去好几页。”

“习惯了就好。”赵启明从怀里拿出颗还带着热气的肉包,咬了口,然后口齿不清的说:“主要是携带方便,而且页数很多,就这么本书,能写不少的字。”

“能写多少啊?”奴儿好奇的问。

赵启明想了想,然后说:“大概七八万字吧。”

奴儿吸了吸鼻涕,震惊的说:“学生长这么大,总共也没读过那么多字。”

赵启明笑了。

奴儿不过刚十岁出头,这个年纪的孩子阅读量本就有限,加上时代的限制,公元前并没有那么多的书看,普通人连获取四书五经都难,更何况是其他书籍。

据说东方朔向汉武帝自荐时,曾以几十万字的阅读量,彰显其博学多闻。要是按照这个标准,后世那些参加高考的孩子,每年的阅读量,只怕能比得上好几个东方朔。

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不算古文经义,比数理化的话,一百个东方朔也比不过一个高考学生。

这无关个人天赋,只是时代的不同。

所以别说是奴儿的阅读量没有几万字,恐怕公元前的许多读书人也没有。

这既是因为书籍的贫乏,也是因为获取书籍的不便。

“有了线装书,看书方便了,只要是世上还在流传的书籍,想看都能看得到。”

听到这话,奴儿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兴奋起来说:“学生之前在桑大人府上看到过一本古人注解的《穆王西行》,觉得很是有趣,可惜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竹简可以抄录,从前只能在桑大人府上观看,现在有了线装书,这样的一本就可以抄回来了。”

“《穆王西行》?”赵启明有点疑惑。

奴儿仍然兴奋,使劲吸了吸鼻涕说:“是啊,上面记载了周天子征战西域的事迹,传说还拜访过瑶池圣母,学生以后要是领兵西去,这些记载着西域见闻的书籍会大有用处。”

赵启明翻了个白眼,总算想起来所谓的《穆王西行》,是记载春秋战国时代,某位诸侯王在西域耀武扬威,并调戏王母娘娘的书。

可汉武帝时代才有张骞出使,春秋战国时期哪里有什么“穆王西行”,更别提瑶池圣母,这种神乎其神的人物。几乎可以断定,这本书不是周穆王自我意淫,就是后世信口雌黄的杜撰。

“要了解西域的情况,就别指望《穆王西行》了。”赵启明好笑:“等张骞的使团回来,肯定会有笔记,那本笔记才真的有参考价值。”

“可学生不认得张大人。”奴儿挠了挠脸,然后忽然想起什么,擦了擦鼻涕说:“好像长公主和张大人交往甚密,若是长公主抄录了张大人的笔记,学生倒是可以看。”

“笔记的字数不会少,抄要抄到什么时候去了。而且对西域感兴趣的人很多,都想看的话,光是互相抄录就太麻烦了。”赵启明忽然想起什么:“应该要有印刷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