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3我必须努力工作——竞争是人生的常态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听说你们班上举办中秋节的文艺晚会了,你准备了什么节目?”

“爸爸,我不想参加,我就去看好了。”

“嗯,坐在台下看别人表演也不错。但我想站在台上,看下面的观众也会很有意思吧。平时的同学突然变成了你的观众,他们都看着你,发现原来你还有这样一面,不是很有趣么?”

“是很有意思,但是我没有什么可以表演的。”

“你上次不是还在家里朗诵了一首诗么?英国人的?”

“哦,你说的是莎士比亚啊。可是我们的同学都会念,这有什么好表演的。”

“但据我所知,莎士比亚还有很多的戏剧呢。你们干吗不排演一个中国版的莎翁戏剧!那多有意思啊,选一个有趣的场景,可以扮演西方的王子、国王什么的。你可以组织一下嘛,当一回导演,导个大片!机会难得啊。”

其实,孩子都是有表演欲的,如果让他成为表演的主角,一般都不会拒绝。所以爸爸要做的是,多给孩子争取一个主动的机会,或者暗示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这个教育并没有在孩子决定参加晚会的时候终止,爸爸还要多多给他们的排演提意见,让孩子真的感受到做出一个好东西时的成就感。当这个活动结束的时候,爸爸可以帮助孩子总结,尤其是在孩子没有获得任何奖项的时候,多和他说说过程中一些很有趣的回忆,让孩子的心态放平,以免从此开始畏惧活动。

孩子在十八岁以前面临竞争的主要是学业上的,虽然很激烈,但这种竞争却不产生实质上的利益冲突。然而孩子成年以后,将参与主要围绕利益博弈而展开,从竞争的规则到形式,都与在学校的竞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孩子一出校门,很快就打退堂鼓,这其实是幼时在竞争意识上所受的教育不足所致。

一贯争强好胜的孩子,可能在几次打击之后就开始妄自菲薄了,抱怨社会不好。抱怨竞争不透明等等,这其实是无能的反应。有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轻生,也有一些高学历的人因为就业困难而跳楼,这些人如果能够从小就适应一个竞争的环境,把自己看得轻一些,就不会如此冲动。

在孩子即将踏入社会之前,让孩子敢于竞争,习惯社会优胜劣汰的法则,其实也是在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