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五章 尽在掌握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二百九十五章尽在掌握

直到张大少爷亲自送走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派来的使者张化龙和李过,陕甘总督孙承宗和陕西巡抚洪承畴才收到报告,连夜跑进张大少爷的大帐求证消息真假。而双方见面时,睡不着觉的张大少爷已经抱起了《史记》正在看最崇拜的同门偶像张仪的列传,见孙承宗和洪承畴进来,张大少爷赶紧起身让座,邀请道:“阁老,洪大人,快请火炉旁边坐,这陕西的春天夜里还真够冷得厉害。”

“多谢部堂,不用了。”孙承宗谢绝,又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部堂大人,老夫听说,今夜西安城中有几路乱贼派出了使者,出城与我军联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有这回事。”张大少爷坦然承认,“因为被闯贼高迎祥猜忌,又见我军筑墙围城,害怕被我们困死在西安城里,闯贼高迎祥的主要帮凶闯将李自成派来了他的侄子李过,乱贼张献忠派来了他的副手张化龙,打算试探一下我军有无接受他们投诚的可能。”

“部堂大人,那你答应没有?”洪承畴激动的问道。张大少爷也不隐瞒,直接就点头说道:“象这种我长敌消的大好事,我当然答应了,我还答应说,只要李自成和张献忠率众归降我军,那本官就赦免他们的一切罪行,还赏他们两个地方总兵的职位。”

“太好了。”孙承宗和洪承畴一起喜出望外,孙承宗又迫不及待的问道:“张部堂,那张贼和李贼的使者后来又怎么说?有没有答应在我军攻城之时,从城内打开城门迎接我军入城?”洪承畴也紧张问道:“约定好动手时间没有?他们答应打开那道城门?”

“孙阁老,洪大人,你们急什么?张献忠和李自成两个贼头投降是真是假,现在我还不敢确定,那敢约定好什么动手时间?”张大少爷笑了起来,扬扬手中的《史记》,笑道:“看到没有?我正在临阵磨枪,想从张仪坑六国的过程中汲取一些教训,分析这两个贼头的归降诚意。正所谓仗是越打越小心,身为主帅,一旦判断敌情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士卒白白牺牲啊。”

孙承宗和洪承畴被张大少爷训得极不服气,孙承宗捻着花白胡须说道:“部堂大人,这点老夫就不敢苟同了,张李二贼既然被闯贼猜忌,又惧怕我军军威,主动提出归降我军,这点十分正常,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洪承畴也说道:“不错,而且我们只需要张李二贼在城中打开城门,他们即便诈降,也最多是毁约无信不开城门,我军能有什么损失?”

“孙阁老,你这话实在不敢苟同!”张大少爷收起微笑,严肃说道:“阁老还记得你当年的柳河之败吗?当年你就是轻信了建奴奸细的谎言,贸然出兵攻打海州不幸中伏,导致柳河大败,现在张李二贼自称被闯贼猜忌,被迫归降——我们中间有谁亲眼看到了?倘若随意轻信,重蹈柳河覆辙怎么办?”

孙承宗被张大少爷训得老脸一红,讪讪退下,张大少爷又转向洪承畴训斥道:“洪大人,你的话更可笑,张李二贼打开城门就证明他们是真心归降?我告诉你,如果是我用兵,我可以给你打开城门——但我要在瓮城设伏,又在城门头上装上千斤铁闸,诱使你的军队入城,然后再放下铁闸将你的军队困于瓮城之中瓮中捉鳖,将你杀得片甲不留!”

“还有这样的毒招?”洪承畴吓出一身冷汗,赶紧也是把嘴闭上。旁边的史可法比较老实,站出来给孙承宗和洪承畴修台阶道:“孙阁老,洪大人,你们也别太担心了,刚才张部堂已经和宋师爷仔细分析过这个问题,都认为张李二贼此次归降,至少有六成把握不会是假。而且张部堂已经布置好了详细计划,既可以试探张李二贼是否诈降,又可以……。”

“宪之——!”张大少爷怕史可法说破机密,赶紧喝止打断。孙承宗和洪承畴则一起眼睛一亮,洪承畴赶紧问道:“张部堂,能否将你的计划细细道出?如果有什么需要差遣的地方,下官一定效力。”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张大少爷笑着拒绝了洪承畴的难得一次示好,又吩咐道:“孙阁老,洪大人,还是那句话,这些天你们只管安心指挥军队修缮围城工事,督造攻城器械,做好两手准备。至于怎么攻下西安城,等宣大的军队和屠奴军到了再说。”

“下官遵命。”孙承宗和洪承畴心中恼怒着一起答应。又客套了几句,孙承宗和洪承畴当即提出告辞,张大少爷也没挽留,继续留在帐中看书。而孙承宗和洪承畴气冲冲回营之后,洪承畴立即向孙承宗说道:“阁老,看来张好古是说什么都看不起你我二人和陕甘军队了,即便有机会攻破西安,恐怕他也不会让我们立这个功劳,铁了心要把光复西安的功劳留给他的嫡系!”

孙承宗沉默不语,许久后,孙承宗才沉声说道:“虽然把大功留给嫡系这点是领兵将领通病,无可指责,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这几天你让军队悄悄做好攻城准备,一旦机会出现,我们就立即动手!到时候张好古这个小贼头答应让我们攻城当然最好,就算他不答应,我们也用不着听他的命令,只要攻下了西安城,他还能有什么说的?”

“好,下官明天早上就暗中通知诸将。”洪承畴一口答应,又问道:“那围城工事呢?还修不修了?”

“修,当然得继续修!”孙承宗飞快说道:“不但得修,还得抓紧时间修!刚才你也听到了,张李二贼主动提出向我军投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被我军困死在西安城里,这么一来,我军如果抓紧时间尽快修筑围城工事,就可以对西安城中的各路乱贼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到时候不光张李二贼更感恐惧,投降之意更为坚定,说不定其他的乱贼头目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主动与我军联系投降。”

“没错,这次说什么都要让张好古那个得意忘形的小鬼头看看,我们陕甘军队不比他的屠奴军差到那里!”洪承畴怒气冲冲的吼道:“从明天开始,我们不光暗中准备攻城,还要日夜赶干的加快修筑围城工事,威慑城中乱贼,逼迫乱贼做出反应,只等机会一到,就立即攻下西安,给张好古一点颜色看看!”

“咦?”被洪承畴的话无意中一提醒,孙承宗忽然醒悟过来,忍不住喃喃说道:“修筑围城工事,莫非是张好古那个小鬼头精心布置的心理战?如果是的话,这个小鬼头就太可怕了…………。”

事实证明了修筑围城工事能对城中乱贼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后,原本对这个战术十分不感冒的孙承宗和洪承畴顿时对这个战术又热心了起来,双双亲自跑到工地监督军队,催促陕甘军队加紧工程进度,而对孙承宗和洪承畴十分信服的陕甘将士也开始卖起力来,挖坑筑墙一个比一个卖力,工程的进度也陡然加快了许多。这么一来,带起的连锁反应是,城中各路乱贼头的目发现了这个情况后,那怕再镇定的贼头也开始担心起来——他们的军粮可不象明军那样,有后方源源不绝的供给,而是吃一天少一天,全部吃完也就再也没有了。而还有不少的贼头甚至开始怀疑,明军忽然加快修筑围城工事,该不会是那支天杀的疯狗军要提前抵达西安了吧?

三万陕甘将士齐心协力之下,仅用了五天时间,到了二月二十九这天,包围西安东西南三门的陷马沟便首先完工,给城中乱贼突围增添了许多难度。而西安城中各路乱贼的恐惧与慌乱也愈演愈烈,坚守派和突围派的争论也达到了顶点,以罗汝才和老回回为首的贼头在西安城里捞不到什么油水,坚决要求乘着明军援军的机会,一把火烧毁西安城,带着城中粮帛女子突围,到陕西腹地或者四川继续流窜;以王自用和吴延贵为首的贼头则舍不得放弃西安坚城,说什么都要继续坚守西安,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放弃。两个派别谁都有自己的道理,也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大的贼头高迎祥对此完全束手无策,同时也对是继续坚守还是放弃城池率军突围两个选择犹疑不决,说什么都拿不定主意。

争执中过了一个白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最近关系与高迎祥疏远了许多的李自成忽然主动提出求见,因为这几天张大少爷再没来捣乱,高迎祥的疑心也无形消散了许多,为了改善与得力助手的关系,当然是立即同意接见。而双方见面客套了几句后,李自成便开门见山的问道:“闯王,末将见你这几天一直心事重重,是不是为了各路大王争执的事情发愁?”

“除了这件事,还能有什么?”高迎祥闷闷不乐的说道:“一半的人要坚守,一半的人要突围,到底应该怎么办,我本来想再等等看看,可又怕小狗官的疯狗军到了,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也是到现在都拿不定主意,发愁啊。”

“闯王,末将倒有一个好主意,不仅可以帮你解决难题,还能帮你扩大一些军队。”李自成乘机说道。高迎祥先是一楞,然后大喜说道:“闯将,你有什么好法子,快说来听听。”

“闯王,末见认为你应该让各路大王都表一个态。”李自成好心建议道:“愿意留在城里的大王,都得奉你为主,听从你的指挥,齐心协力守城,即便将来守不住也可以集中力量突围,免得到时候各路军队各自为战,被小狗官抓住机会各个击破。不愿意交出军队的,我们也不强求,但他们的军队得马上离开西安,给我们的守城军队节约粮草。这么一来,闯王你不仅可以扩大军队,又可以把城里不可靠的军队赶走,免得到时候他们添乱掣肘,同时我们的粮草也可以多支持一段时间,不管是突围还是坚守,都可以不用为粮草担心。”

“妙计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利用这个机会乘机收编军队呢?”高迎祥一拍大腿欢呼,但很快又皱眉说道:“不过这么一来,如果有人不想给我收编,又不想离开西安,又该怎么办?还有那些愿意立即突围的军队,肯定要带着一些粮草离开,我们又是该给还是不给?”

“闯王,你可以把话对大家说清楚。”李自成按着张大少爷的指点说道:“西安城本来就是我们的,让后进城的军队白吃白住这么多天,我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凭什么还要我们把守城用的粮草继续白给他们?而且收编他们的军队,也是为了打仗时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免得到时候各自为战,互相拉后腿,这点只要对各位大王说清楚,相信他们也会理解的。至于那些愿意提前突围的军队,闯王看在同是义军的份上,分给他们三天五天的粮草,也很够意思了,他们还能有什么说的?”

“你说得对,我的粮食,凭什么要拿出来白白养活他们?”是人都有自私心理,高迎祥也不例外,再被李自成这么一挑拨,早就想当上群贼之主的高迎祥当即下定决心说道:“这事情宜早不宜迟,乘着小狗官的疯狗军还没来,我明天早上就召开大会,要这些人表态,要留在西安城里享福的,就把军队交出来,接受我的指挥齐心协力守城!不想交出军队的,我给他们三天的粮草,让他们赶紧带着军队走人,到别处享福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