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宫太极殿中,大殿之上,相国房玄龄躬身在丹墀之下,正在侃侃而谈:“……昔日精兵简政,盖因事涉政务,令出多门,偶有所歧见,则各执一词,纷攘不息。自事归六部二十四司以来,事权有所统,庶务有所归,今若骤然变之,臣恐武德之弊,再现于今日。”
王珪看了一眼站在班列当中的魏征,却见魏征低眉垂目,全无反应。
他忍不住出班奏道:“陛下,诚如房相国所言,铁路、交通乃新兴事务,概而无前例可寻,非专事专管不足以布施。新设四部十六司,虽有冗官之虑,万一有变,歧见纷纷,事权不一。臣窃以为不取。”
丹墀之上,御案之后,李建成听得头痛,眼睛半闭半合,随口问道:“魏相国怎么看?”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魏征缓步出班,躬身奏道:“陛下,臣——还没想好。”
李建成皱起眉道:“这个,乃骠骑大将军、太子太保的奏请,行与不行,你总要有个态度。”
魏征不慌不忙地道:“臣鲁钝。准与不准,皆各有利弊,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臣此刻,尚未有所得。”
李建成皇帝笑了笑道:“也罢,奏表誊抄两份,送去陈相国和老侍中府上,看看他们怎么说。”
房玄龄诧异的望着魏征。
他知道魏征不是怕事之人,断然不会因为怕得罪陈应,而不发表意见。
似乎事情有所隐情,房玄龄本想询问魏征。
只是魏征也退回到自己的班位上。
王珪远远看了魏征一眼,魏征却低垂着眉毛,眼观鼻,鼻观口,神情泰然。
至于下面唐俭奏报高句丽来使事宜,房玄龄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直到散朝,房玄龄便迫不及待的追上魏征。
魏征不等房玄龄开口,便道:“玄龄,回去说!”
出了太极宫宫门,房玄龄登上魏征的马车。
马车缓缓启动。
房玄龄就质问魏征道:“玄成,今日朝堂之上,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魏征淡淡地道:“我说的实话。”
房玄龄气愤的道:“我等好不容易精简官吏,裁撤冗官,初见成效,现如今陈应一道奏书,居然要新设四部十六司,增设官职八百余名,他用心不良,纯心看你我笑话,再明白不过,此时正需同心协力,极力驳斥此事,怎么到了太极殿上,你轻轻巧巧一个没想好,便含糊过去了?”
魏征耐心地解释道:“玄成,武德年间,我在东宫任事,对陈应所知甚多,他乃务实干材,有些事情,他知道,我们却不知道。此时贸然进奏,说错了还不打紧,万一犯了天子的忌讳,那可就是好心办了坏事了。”
房玄龄笑道:“不就是因为陈应位高权重吗?那又如何?朝廷非陈某之朝廷,还有什么可忌讳的?”
魏征缓缓透了一口气,娓娓开口道:“新设四部,虽为陈应所奏,却非为陈应所谋私利。”
房玄龄突然仿佛明白了什么道:“这是为扶桑……”
魏征扫了房玄龄一眼,淡淡地道:“老夫没什么意思,也什么都没说!”
房玄龄沮丧地道:“可叹房某一腔热血,意在报国,只怕此番好心办坏事!”
魏征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淡淡答道:“那却未必吧。”
房玄龄愕然地望着魏征。
魏征悠悠笑道:“你难道了,陛下要看陈相国与老侍中的意思!”
房玄龄恍然大悟。
以裴矩那个老狐狸,此事绝对会卖未来亲家陈应一个好。
特别是陈叔达这个老家伙,虽人老,他绝对不会心老。在这件事上,他一定会顺着李建成的心意来,趁机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