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8章 西宋名将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而且两国早就在事实上放弃了和土地挂钩的兵役制,因此也就没有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士兵阶层,这对两国骑兵的战斗力够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两国也没有枪大夫这个阶层,所以两国的轻步兵都远比不上西宋。

所以赵良将判断,在战争爆发的初期,拥有精兵宿将的西宋军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而这一时期,也是西宋和东宋联手打败大周的关键时期。

如果西宋的统帅不能抓住有利时机,大胆运用兵力,等到大周完成动员和训练。几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疑可以让大周立于不败。

而大周只要在陆地上立于不败,他们的海军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击败东宋海军——毕竟大周海军的主力舰数量比东宋海军多50%!

而且大周的造船能力、商船数量和水手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东宋,基本上有一倍的优势——大周共和国的海外殖民地更多也更富裕,其本土还包括了日本三省这样的岛屿以及高丽省那样的大型半岛。拥有更强的海上能力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诸位没有异议,”赵良将说,“那么本帅就开始分配任务了!”

“郡王,我方没有异议,请您下达命令吧!”说话的是一名东宋的陆军中将,今年四十出头。

他从来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而赵良将对他而言,则是存在于军事教科书上的人物。他还能提出什么异议?

而且他也的确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虽然联军现在根本不知道襄城方向和郾城方向的周军的虚实,其实是在打一场不知彼的无把握之战。

可是总体形势的确如赵良将所说,只是短期内有利。

如果过度谨慎,就会坐失良机,等到对手准备好了,麻烦可就大了。

赵良将的布署,其实是完全正确的!他的迅速行动完全打中了敌人的软肋……倒不是周国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就盲目发动了战争。

而是周国的陆军几十年没打仗,军官们一时间进不了状态。而且他们也不适应这样的快节奏攻防——棱堡无敌的时代虽然早就结束了,周国陆军的高层也知道。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儿,制定出全新的,而且适合战场实际情况的战术是另一回事儿。

周军现在仍然喜欢依托棱堡进行布署,而且他们也不大会集中大兵团打运动战,而是以师或者军为单位进行作战。

在大周军官们的概念中,由三个步兵师加上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工兵团和一个辎重团组成的野战军,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哪怕遭遇到几倍之敌,也足以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防御。

所以在大周共和226年9月16日、17日,出现在襄城以南和郾城以西的两路周军,就是隶属于共和军陆军河南军团的两个军。番号分别为共和陆军第十八军和共和陆军第十九军。两个军都是共和陆军的“常备部队”,也就担任战略值班任务的骨干精锐。即便在和平时期,也都是齐装满员,五万多人的大编制。装备更是精良,一个军光是炮兵连就有25个之多,拥有各种火炮150门。为了拖拽那么多的火炮和与之配套的弹药车、修理车,一个军光是配属于炮兵的挽马就多达数千匹。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辎重车辆和挽马、战马。

一个军开动起来,那真叫一个浩浩荡荡啊!

如此浩荡的军容,在共和226年9月18日时,就被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敌人阻挡在了襄城以南姜店镇一带。

指挥共和陆军第18军的是“义勇派”的武元镇中将,而他的机宜长则是韩山童上校。

两人在9月18日晚上的时候,只是被出现在南面平原上,如同地上星海一般的两宋联军的明营给震惊了。

这天晚上,双方都下了明营,两军相隔大约10里,灯笼篝火,星星点点的布满了旷野。

而一大一小两处“星海”之间,则是一片漆黑,偶尔有火箭划过星空,在旷野或大周的营地间爆起一团火光,留下一团光亮的残影后又归于平静。

这是西宋军在用火箭炮进行骚扰性袭击!

武元镇和韩山童在中军大营中和机宜们制定好了次日的作战部署,然后命人吹响了过夜号,便起身巡营。

出了中军大帐时,正好看见火箭从空中掠过的火光,两人都微微皱眉。这种隶属于炮兵的火箭射程也就三四里,而且发射起来非常方便,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骚扰的效果却极佳。

在不出动大队人马进行搜索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驱逐在夜幕掩护下行动的敌方火箭兵。而出动大队人马则意味着可能会打一场夜战。

而夜战对于人数较少,而且也不如对方精锐的周军明显是不利的。

所以武元镇和韩山童宁愿让部队忍受敌方火箭的骚扰,也不愿意冒险出击。

至于以己方火箭兵还击,也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因为那样同样会引发一场夜战!

今天晚上,散布在旷野和麦田中的西宋骑兵和枪大夫的人数,一定少不到哪儿去!

将目光从空中收回后,两人就开始例行的夜营巡查。

现在的周军依旧没有摆脱“棱堡时代”的影响,非常重视扎营。哪怕只是临时驻扎的行营,也会层层叠叠,扎得非常考究。寨墙、壕沟、出垒、望台、炮垒,一样都不缺少。这等扎营的工夫,比起西宋的精锐可强了不少,和东宋陆军则不相上下。

之所以会这样,不仅是周军的思路有点旧,还因为周军现在的主要兵源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工人阶级,其中也有许多建筑工人,施工的水平当然是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