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舒翰这次兵败之前,虽然叛军在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亲自指挥下,攻打过潼关城,但叛军那时候并未攻至杨晞现在所站的潼关城下,只是攻至汉潼关城就被阻住,没办法再前进了。那时候汉潼关城有一万五千余守军,就是庞忠指挥的。庞忠指挥这一万五千人马,硬生生地抵挡住了叛军无数次的攻城,安庆绪无奈之下,只得退兵几十里,不再采取攻势,只是对峙,准备采取其他之策。
绕道攻击,从南北两个方向绕过潼关城而攻长安,是最可能采取的办法,但安庆绪在试了后最终无奈地放弃。夏天时候,黄河、渭河水势非常急,根本不可能在波浪滔天的情况下架设浮桥,浮桥不能架设,大军当然可不了黄河与渭河,从北侧绕道攻击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而从南面几个方向攻击也没奏效,那个方向行进道路非常不好走,几万人马想快速行进是白日做梦,几千人马也只能艰难行进,依险要地势而守的唐军将士,硬生生地将几支叛军的突击队伍阻止在了雄关前。要想取长安,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在攻取潼关后实现,安庆绪也只能采取以疲弱之师诱敌的策略,没想到官军果然中计了!
灵宝一战,安庆绪大获全胜,尽歼出潼关作战的二十万人马。
杨晞虽然并不是完全知情安庆绪现在的安排,但他从现在能收集到的情报上分析,大概知道了这些情况。也清楚安庆绪这次攻潼关的行动是志在必得。他凭现在手上这万余军士的力量,能不能守住潼关,扼守长安的门户,他自己也不知道。
要是手上有更多的兵力,那在汉潼关城投入更多的兵力,肯定能阻滞叛军的攻击速度,拖死叛军的,即使最后汉潼关城丢失也有这样的效果。
在险要程度上,如今的潼关城比汉潼关城更甚,这也是哥舒翰在兵败逃回来之后,放弃汉潼关城,只守现在的潼关城的主要原因。
手上兵力不足,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只能将所有兵力都放在最险要的地方而守,若非没有杨晞所领的三千新生力量支援,也没可能分兵去汉潼关城而守的。汉潼关城现在能派出庞忠领八百人马,再整合其他诈伏的退守人马,最多只有两千人,凭这两千人要想将叛军完全阻止在汉潼关城前,有点不现实,除非奇迹出现。这两千人马,所起的作用差不多就是“丢卒保车”中“卒”的作用,目的就是迷惑叛军,延续叛军攻击的速度,重振我军士气,直至后续援军的抵达。杨晞相信,朝廷不可能不派出后续的援军的,有他那个被人称为奸相的老爹在,朝廷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派后续援军的。
杨晞已经两次向长安传递回去平安的信号,同时通过驿站快马让人将潼关的情况及急需后续援军的事告诉了杨国忠。要是现在的杨国忠还在犹犹豫豫,不风风火火地行事,那活该杨家被灭了。
杨晞跑上城关时候,潼关城头的军士已经在李承光和高适的指挥下忙碌地准备着。
可以说,一直以来潼关城是作为防守京城的重地而备受重视,叛军起来后所做准备的也是以长期坚守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军械物资非常丰富,据刚才哥舒翰的一点讲述,要是以一人一天二十支箭论,潼关城内的箭矢足够二十万人马用上一个月,那就是有一千多万支箭矢。
此外,潼关城头上还配备着大型的床弩,这是冷兵器时代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武器之一。
粮食的问题也不要担心,二十万人马都可以足够供应,现在万余人马更不在话下。
军械物资不短缺,让杨晞心里的担忧少了一点,要是后续援军能快速抵达,那守住潼关城是不在话下的。
心中所虑虽然很多,但所费时间却很短暂,在杨晞走上城头,走到正忙着指挥军士布防的李承光和高适面前时候,他已经平息静气了。
“末将见过杨兵马使!”
看到杨晞大踏步而来,李承光和高适一愣后,赶紧迎了上来!
杨晞对他们略略回了礼,并没说什么,而是顾自走到城墙边。
走到城墙边后,杨晞看到城东南方向,燃起了冲天的大火,照亮了刚刚泛白的夜空。
知道那肯定是哥舒翰下令烧油焚烧禁沟内军士尸体的行动,杨晞再次长长地松了口气,这才转身面对着心里打鼓的李承光和高适,非常严肃地说道:“李将军,高将军,叛军即将抵达,很快就会攻城,本将希望叛军攻城时候,你们两位能倾全力指挥军士阻击,决不让叛军一兵一卒登上潼关城头,危急时候,本将会和你们一道,上城头杀敌的!末将已经向陛下当面明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