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这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恶劣的天气、极少的耕地和野兽出没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世代饱受折磨。也正因为这些艰苦的条件,养成了这个民族的剽悍。
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活环境,突厥人长期向四邻的国家发动侵扰,四处掠夺其它部落的资源和人口,让其它部落的人为他们做奴隶。由于长年不断的战事,让这个部落的人很能打仗,他们的战术,是以来去如风的马战最为着称。
突厥本来与大华并不接壤,在正勤皇的父亲那一代时,突厥侵占了与大华北部接壤的契丹族,这样,突厥才与大华有了边界。
在正勤皇的父亲那时,突厥也曾对大华进行过多次的骚扰,不过,其时的大华兵强马壮,每次两国的冲突,都以突厥损兵折将告终。突厥在骚扰多次未果之后,就遣使向大华请和,并每年向大华上贡良马、铁器等方物,并签约再也不犯大华。
突厥归伏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了正勤皇不能执政前。而正勤皇不能执政的十年来,忠王因争取不到军方的支持,为了起事,就勾结和唆使突厥,双方暗中订下了攻守同盟。
突厥因一直就对大华的军力心怀畏惧,所以这十年来,他们虽然与忠王勾结在边境这一带小打小闹,但始终就不敢大规模行事。
这次,可能是忠王已经感觉到了自己危在旦夕,就不顾一切地鼓动、唆使突厥出兵。也不知他使用什么手段?许下什么条件?突厥终于还是出兵了。
正勤皇估计忠王与他勾结那方的策略,是让东瀛、高丽这两国,牵引大华的军力,然后让突厥视情行事。
这样一来,边境的情形就比较麻烦,假如突厥这边有了突破,东瀛、高丽那边就可能同时起事,忠王的人再在内接应,那大华的王朝就危险了。
听了正勤皇的介绍和分析之后,雷晓飞又向正勤皇问了他憋在心中很久、也曾问过丹枫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他问道:“父皇,我就是不明白,既然军权在您的手上,您要对付忠王,那还不中手到拿来的事?何用花费这么多的周折?先把忠王收拾了,再对对付外敌,那就不是不用内外受敌了吗?”
正勤皇告诉了雷晓飞,忠王是他父亲的唯一兄弟,这大华的江山是他们两兄弟一起协助先皇打下来的,只是正勤皇的父亲长子为嫡,所以坐上了皇位。
正勤皇的父亲坐上了皇位之后,好像感觉自己欠了忠王这个弟弟的,就专门为他颁布了一条号令。这条号令的大意是,忠王有生之年,都享受大华第二把交椅的位置,权力比没有即位的太子还要大。
正勤皇还告诉雷晓飞,这个大华第二把交椅的位置,除了免死之外,还享受不能受绑、受困、受辱等等的待遇。
何况,忠王又是开国之王,除了近这十年外,他一直都对国家忠心耿耿,在当朝中有不少的影响力。
碍于这些原因,正勤皇也不好硬动忠王这位王叔,只好就用逐步瓦解的方法,想让他在失去势力之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听了父皇的苦衷之后,雷晓飞不禁感叹古人的教条。忠王现在勾结外族,已经犯下了颠覆国家的大罪,对这样的人,还值得宽容?不能就用另类的手段,比如暗杀、或者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下毒等等方法来对付他?不过感叹之余,雷晓飞也体会到了正勤皇的宅心仁厚。
雷晓飞沉思了一阵之后,暗下决定无论怎样,都要尽力辅佐面前这位宅心仁厚的老人。毕竟,他当朝无疑就是大华民众之福。如果让让一个勾结外族、连自己的祖宗都可以出卖的人来执政,他能对国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