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门徒 !
有必要想象当年的生活物质水平,绝对不比现在,所以信息相对落后。而且大背景是各种事业都处于萌芽阶段,属于探索,投资商投资,银行贷款都有很多不完善条款。
所以出现了两个词:跑关系,批条子…
齐德海找到当时某银行主管信贷的主任,提出要贷款五万元的需求,在那个年代算得上一笔可观的资金,对于这个来路不明的小伙子,领导都不屑一顾,但是齐德海说了一句话:我爹是百万富翁,如果你需要我可以让他和你们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
富二代的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领带回答是:你能帮我建立起来,我低息给你贷款。
齐德海紧接着找到一位当时的百万富翁,态度与银行领导如出一辙,你个小屁孩还没断奶来这跟我说话?赶紧滚蛋,但是齐德海说:如果你能把我当干儿子,我帮你拓宽业务渠道,比如建筑工程之类…
有门路的人在哪都受重视,人也不会嫌弃自己钱多,富翁的态度是:如果你能帮我拓宽业务渠道,别说是干儿子,咱俩当把兄弟都行…
齐德海最后找到的是,建筑商上面的投资商,也就是被他撂挑子的最大老板,老板知道是这人耽误自己工地进程,自然也不予理会,更何况有合同在身,也不可能把工程交给他做,资质、经验、能力各个方面都有待考证。
但是齐德海所提的条件让人大跌眼镜:我不是来求你的,而是来帮你的,给你介绍我的有经济实力干爹,他能随便投资个百八十万没问题…
所以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可想而知。
齐德海说“这是我干爹…”
富翁说“对的,这是我干儿子…”
投资商说“哦,原来是真的,这样咱们可以合作…”
这个环节中,他只不过把外地人消息闭塞的局限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已。
当然,前提是他手里有人跟着,可以说几十人无形中把他提升了几个段位,他家房子的资金要的就是这效果,要不然没人能他这个泥腿子。
这个富翁得到好处,与他的关系更近一层,他又提出帮他用银行的钱入股投资,花别人的钱想想都爽…
银行不给泥腿子贷款,但是一定给有经济积累的人放款,有了一笔合作,他贷的几万就是毛毛雨。
至于为什么他不亲身参与合作?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种欺骗行为,类似于赌博,就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肆抛售英国公债一样,纸里是保不住火的,所谓的蒙蔽只能维持短短几个小时,一旦他们关系熟络起来,这些资本家根本不会带自己这个稍稍有点脑子的泥腿子…
也会发现,原来他什么都不是,就是介绍了认识而已。
他对自己的定位准确,知道自己当下的对手是建筑商,所以有了这笔钱之后,继续养着他们,几天之后,建筑商坐不住了…
因为在耽搁下去就要面临着违约风险。
没有其他工人,只能是齐德海!
这时候他就可以顺利的晋级“二包”的位置。第一笔不赚钱笼络了人心,但是第二笔一定会把之前的都赚回来,胆大、心细、不贪有了第一笔积累。
剩下的路就是在波浪中前进、螺旋中上升,一切都有条不紊。
至于他和廖宝发的相识也颇具传奇,等廖宝发二十岁有些名气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这时候的齐德海已经步入当时还不算钻石领域的行业“房地产”
全国都在推陈出新,滨海位于东北又是后知后觉,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动迁这个词并不怎么感冒,即使现在也有钉子户,当时的钉子户可想而知,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在阻挠拆迁。
廖宝发算不上善人,但绝对不坏,至少没达到对普通老百姓动手的地步。
所有的前提是:生活能得到保障。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除了八三年严打,最厉害的就属这次:九六年严打。
人人都不敢做逾越雷池半步的事,流氓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榨,刚刚有些名气的廖宝发根本无法生存,已经想到了带个蟑螂去面馆吃饭的方法,只为吃上一碗热乎面条,这时候他盯上了合法的暴力手段:拆迁!
之所以合法,因为敏感话题…
他找到了当时的齐德海,齐德海也是急病乱投医,谁能拆我给谁钱!两人一拍即合。
破粪、泼油、半夜学鬼哭、扔断了头的小鸡,这些最原始的手段廖宝发都干过,社会进程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可以轻易阻止的了得,更何况这个群体还是基数不多、地位鄙陋的基层百姓。
年少得志的廖宝发,在拆迁也更加如鱼得水,手段也越来越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