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节 丰收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我要做门阀 !

叛乱迅速平息,参与者全数被捕后斩杀,首级传于诸塞,作为威慑。

而在同时,张越也着手调整居延的奴婢政策。

首先,自是宣布夷狄奴婢,也如汉奴婢一般,受汉律所制。

任意加害、虐待、苛待,需要受汉律惩罚。

这等于是将居延境内的夷狄奴婢的地位待遇,从过去的禽兽,提升到人。

虽然地位依旧很低,但至少有了起码的人权和保障。

此外,张越有鉴于此番夷狄奴婢造反,是因其中有强人,取得他人信任,串联后做出来的事情。

于是,他下令给夷狄奴婢开一条上升通道。

建立了一套奴婢功绩制度,将奴婢们分为三个等级。

最初,所有人皆为下奴,若工作勤勉,一岁无失无过,下奴则升为中奴。

中奴开始,有一定人身自由,甚至可以拥有个人财产,还能分得一部分劳作酬劳,此外,还拥有监督、管理其他奴婢的权力,相当于汉家官府里的吏。

中奴若表现出色,成绩斐然,两年后或者有重大贡献,可以升为上奴。

上奴除了依然拥有奴籍,并继续留存在奴婢群体之中以外,与汉家平民在权力、地位上已无差别。

他们拥有完整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力,并且官府将发给他们和汉家平民一样的身份竹符,只是颜色不同,一般为青色。

竹符之上,写有他们的名字、住址、年龄、身高、样貌。

同时,他们可以申请由官府赐名,改易汉姓。

甚至可以自由嫁娶,不受奴籍所限。

他们类似汉家在奴婢群体里的官员,日常负责协助汉家官府管理、支配和监督奴婢群体,沟通中奴、下奴阶级。

上奴只需勤勉工作,无重大过失,三年后就可以申请加入汉籍,将其竹符从青色换成汉家平民的绛色。

他们将获得汉律所规定的平民爵位—公士。

可以从官府处获得五十亩土地以及相应的屋舍、种子、耕具。

并可以申请,将其为奴时期所合法获得的财产、子女、妻妾一并专为汉籍。

这套体系,是张越深思已久所得。

乃是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为要。

更是一种将夷狄奴婢群体里的英雄豪杰为我所用的政策。

这一招釜底抽薪,深得以夷制夷的要略。

乃是张越研究和参考了后世米帝的移民政策后改良而得。

本质上,依旧是以剥削、压榨从匈奴、乌孙手里购来的夷狄奴婢,在事实上依旧是轻视、蔑视这些人的政策。

然而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所有夷狄奴婢的欢迎。

无数人泪流满面,感激涕零。

工作起来再无怨言,做起事来更是勤勤恳恳,人人争相表现。

没办法,这世界就是如此现实。

大多数普罗大众,甚至所谓的英雄豪杰,亦不过是功名利禄面前的舔狗而已。

一点点蝇头小利和统治者偶尔表现出来的仁慈,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感激涕零,忠心不已。

所以,古人方能二桃杀三士。

于是,居延气氛迅速转好。

叛乱带来的影响,转瞬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夷狄奴婢们争相表现,所有工作推进起来,毫不费力。

张越趁机,从数万奴婢群体里,选择几个典型,将他们立为榜样,破格提拔为上奴,又批准了下面官吏上报的百余名表现出色的中奴人选。

于是,奴婢工作热情瞬间高涨。

人人奋勇争先,甚至将汉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在这熙熙攘攘之中,居延的粟田,终于到了收获之时。

延和三年,夏七月二十八日下午,黑城塞外官田之中,张越带着居延主要官员、将领,站在粟米田旁,看着数十名奴婢,恭身在田野之中。

镰刀挥的飞快,高大的粟杆纷纷倒下,然后收拢在一起,集中到一个类似木框的器物之前,由人捶打、脱粒。

这官田面积不大,也就三十五亩,又有数十奴婢同时收割,故而收割速度极快,不过两刻钟便基本收获完毕。

又过了半个时辰,连脱粒工作也基本完成。

立刻便有人取来秤砣,开始称重,张越带着官员们,静候在旁。

一个个数据,很快出笼。

“三百二十一斤……”

“二百七十八斤……”

“四百零一斤……”

一个个官吏高声报告着他们所称得的数据,而在张越跟前,一个年轻文官执笔记录着。

最终所有数字加在一起,三十五亩粟田,总计收获了两万两千四百余汉斤的粟米。

当然,目前还未晾晒、去皮,只能算是毛重。

即使如此,这个数字也依旧震撼人心!

因为平均下来,每亩粟田达到了六百四十汉斤左右的水平!

汉制一石约为百二十斤,换算下来,亩产已经超过了五石余。

这个记录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可以称得上神迹!

纵使晾晒、去杂除灰后,平均亩产恐怕也能有三四石。

而从前河西地区,亩产最高也不过两石半。

至于居延,亩产一石更是常事,能产两石已属难得!

所有人皆是欢喜鼓舞,兴奋不已的看着张越,然后屈身下拜:“君候治牧之术,天下无双,某等拜服!”

张越自知他们的潜台词,笑着道:“公等暂且稍安勿躁,待各地亩产之数上报吾再呈秉天子,为公等请功!”

众人听着欢喜不已,脸上的笑容与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没办法,这是天大的功劳!

哪怕大头都将是眼前这位鹰杨将军的。

可就算是漏下来的那些,也足够在场多数人升官进爵了。

而没几天,居延各地的粟米田就纷纷收获完成,并称重记录,然后进入晾晒阶段。

各种数据纷纷涌向黑城塞,报喜的使者官员,在道路上络绎不绝。

而居延军民,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哪怕是夷狄奴婢,也跟着开心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好事出现了,汉朝官府必然有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