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骠骑大将军 !
章节错误,今天发了第812章,随后会做调整
…………………………………………………………………………………………………………………………
格桑是个羌人,但是现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是什么人了。当年在羌地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头人们还不断的要求他们这些普通牧民做这个做那个,自己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被活活累死的,临死连个包裹尸体的马皮都没有,只能在脸上盖了一块麻布下了葬。
后来,自己去了汉地。族中的长老说从此自己的命运就要改变了,会越来越好,而且还会娶个漂亮的妻子,生三个儿子,这让格桑非常高兴。果然,在蜀中的时候自己娶了一个妻子,头一年都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很壮实,粗胳膊粗腿,一看将来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此,格桑决定将会用命来报答自己的恩人。
就在格桑发下这个誓言不久,那个将自己救出羌地的恩人来了。他以商量的口气让格桑帮他做一件事,格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从此之后,他带着妻儿千里迢迢来到了焉耆城。按照那个恩人的吩咐,在城中摆摊卖羊肉汤。也不知道是他的手艺真的很好,还是那个恩人教的办法零,不到一年时间,格桑的羊肉汤摊子就变成了让肉汤铺子。
开始的时候,格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还会数一数他今天赚了多少钱,赚的多了他非常高兴,赚的少了就想着明天是不是多准备一些。然而,随着时间不断的过,格桑已经没有了再去数钱的心思。焉耆这个地方虽然好,可惜没有几个汉人和羌人。每天来他铺子里的除了匈奴人就是回纥人,回纥人倒罢了,匈奴人可是他的仇人。据头人说,之所以要牧人们不断干活,就是为了满足匈奴人的勒索。
每天早上煮羊肉的时候,格桑很想在羊肉汤力下一大把毒药,将那些来自己店里喝羊肉汤的人全部毒死。可是看着自己的妻子和三个胖胖的儿子,格桑的心就不那么狠了。如果真的下了毒药,自己一家就全活不成了,自己死了无所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万万不能死。
打开店门,朝外看了一眼。大清早的街道上冷冷清清。今日是什么佛诞,所有的香客都去了东门口那间正在修建中的寺庙,连平时的老主顾都不见一人。格桑在焉耆城已经扎根四年半了,离自己恩人说的五年就剩下半年,可是依旧没有人来找自己,这让格桑很着急。他不是担心自己还需要在这里等多久,而是担心自己的恩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大儿子雅格日几年已经六岁,长的和格桑一模一样,都是卷头发大眼睛,粗大的眉毛,有些上翻的鼻子。雅格日很听话,每天早上一起床先要写一院子的字,而且都是格桑不认识的。格桑回来的时候,雅格日已经写了好大一片,自己的妻子就站在院子的一角静静的看着。
格桑很喜欢这样的场景,因为自己的恩人就是个识字很多的人,在他的印象中,这天下间就没有恩人解决不了的事情。而且,自己的妻子花娘还是恩人特意送给自己的,花娘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家里人死于山匪,是被恩人从山匪窝里救出来的。至于花娘在山匪窝里糟了罪,格桑完全不介意。他觉得恩人说的很对,女人遭罪的原因不是女人,而是男人没有保护女人的能力。
自己的妻子识字,这让格桑更高兴,在娶花娘的时候他就在憧憬将来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跟着母亲学写字会多美好,现在终于实现了。
花娘见格桑进了院子,连忙将早饭端出来放在格桑面前的小几上。格桑冲着花娘微微一笑,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饭菜的香味引来了两个小狼。睡眼朦胧的尼玛和哈桑脸都不洗,伸手就去拿小几上的馍馍,花娘的脸立刻黑下来,一手拉着一个进了房间,很快就传出来鬼哭狼嚎的叫声。格桑只是嘿嘿笑了笑,继续吃自己的饭。
雅格日终于写满了一院子的字,显摆的冲格桑仰仰头,格桑哈哈大笑,冲着雅格日挥挥手。雅格日笑嘻嘻的过来,正要伸手去拿馍馍,忽然发现花娘站在房门口,连忙陪个笑脸去洗手。
折腾了好一会,一家人这才坐在一起吃饭。小几其实很大,是个圆的。这样设计格桑当年在恩人家见过一次,他至今都忘不了一大群人围坐在大圆桌上吃饭的场景,那是多么的温馨和高兴,比什么分食好得多。所以格桑死硬的阻挡了花娘说的规矩,连一点余地都没有给花娘留。久而久子花娘也就听之任之了。
店里面传来声音的时候,格桑刚刚吃了一个馍馍,稀粥还没有喝。扔下碗筷,格桑小跑着进了前院的羊肉汤铺子。来人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年轻人长的很魁梧,腰里还有刀,从穿着上判断应该是个西域人,至于属于那个部族还看不出来。那个孩子头大身子小,看的出来是饿的,和自家的三个孩子可没法比。
“客官来早了,羊肉汤还没有做好,需要再等一个时辰!”
年轻人点点头,那个孩子回答道:“我家主人说了,他可以等,就在这里等!”
一枚银币飞到格桑手里,格桑看了一眼立刻就是一愣,连忙抬头看向扔给他银币的年轻人:“你,过了河这位公子的靴子怎么是干的?”
格桑说的是汉话,来福一笑道:“谁说过河就一定是湿了靴子?我是坐船来的。”
“船上的艄公可好?”
“艄公很好,船已经倒了江心,马上就要靠岸,我来先看看风向,如果没问题,很快就会上岸。”
“岸便的松树上已经结了松果了吧?”
“结了,一共三十六个,十个向东,十个向西,十个向北,只有六个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