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
光速前进的雷电。
高超音速俯冲而下的机体。
相向而行的两者几乎是在雷电爆发的瞬间便碰撞在了一起,同一时间,强电流贯穿了银色机体与其释放的风暴。
视野涂成白色的那一刻,观战的人们一起欢呼起来,满堂喝彩几乎盖过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赢了。
人们对此笃信不疑。
“沙拉曼达II”是以特定波长的电磁信号来控制流体金属,通过超高速高精度演算,将由一个个纳米机械组成的流体金属运用到极致。
可反过来,当遭遇超高强度的雷击时,遭受强电场干扰的纳米机械会失控、解体。
这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被充分证明了。
如今再次在近距离遭遇雷击,“沙拉曼达II”除了重演之前惨败的经历,没有第二种选择。
强烈的闪光将午夜化为白昼,震耳欲聋的爆音激荡大气。
仿佛要杀掉一切的流体金属弹幕和凶刃在白色闪光中化为飞沫,被它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狂风吹散。
此前不可一世的死神在雷光中扭曲、僵直,连像样的挣扎都来不及做出,便化作了四散的火焰。
各种感应术式都呈现出“沙拉曼达II”消逝的迹象,“夜莺”却感到不对劲。
未免也太容易了。
没有马赛和脑量子感应单元的辅助,“沙拉曼达II”如今的战斗力连之前的一半都不到,用不了魔法术式,也不能用感应单元进行全方位立体攻击和防御,没了炮弹的电磁炮更是只能充当摆设。或许没了搭乘员这个累赘,机动力方面会有显著提高,但并不足以抵消失去的那些能力。
用通俗一点的比喻,那就是如今的“沙拉曼达II”就是一台跑得很快的脆皮近战机,对能量攻击,特别是雷击之类的强电场攻击毫无防御能力。
以那台人工智能的狡猾,不应该不清楚这一点,哪怕它不曾预料到在干扰粒子密布的情况下对手依然能放出如此规模的雷击,它也不该毫无防备的就这么一头冲下来。
这种过于直接粗暴的招数,实在无法与此前苦战中让她们吃足苦头的的机体联系到一起。
——莫非。
刺骨的寒意顺着脊柱扎进脑髓,全身汗毛倒竖。
“后退!!”
在战场培养出的直觉凌驾理性的判断,在叫喊之前的零点几秒便察觉到扑面而来的杀气,驱动身体纵身后跃。
下一瞬,犹如激光般的银线掠过眼前,超音速落下的流体擦过肩部装甲的一角,犹如滚烫的餐刀切割黄油一般切下小小的边角。
来不及咽下唾沫,视野的一隅亮起红色光芒。
那是“沙拉曼达II”的复合传感器单元,复合摄像头的红光一闪一闪,像是在打量,又像是嘲笑,未等“夜莺”反应过来,钢铁之蜂的轮廓摇曳起来,没多久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光学迷彩。
这是I型的标准配置,II型上则是选择配置,毕竟II型以高速空战为主,运用到这项机能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没有安装。
如今正是要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支付代价的时候。
“快开火!这家伙就在我面前!!”
“可,可是!”
共享感官让“知更鸟”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敌机的位置情报,就在“夜莺”发出指示的那一刻,她已经将霰弹枪和大口径机枪对准了敌机预测路线上的位置。
然而她却无法扣下扳机。
视野的一隅,银色光芒浮现,巨蜂在九点钟方向约五十公尺处现身,正摆出突击的架势朝她冲过来。
“怎么可能”的惨叫还未来得及浮上意识表层,银色身影已经消失,下一瞬流体金属制成的断头台对准女孩的脖颈落下,千钧一发之际,“夜莺”果断开火,12.7㎜机枪弹以毫厘之差掠过“知更鸟”的颈侧,将断头台打成碎末。还未等她们重整态势,对重新藏匿身形的“沙拉曼达II”展开弹幕射击,感应术式再次在其它方向发现了敌机的身影。
这太过异常。
就算那架机体本来就是超常的产物,也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到底是——
“怎么回事?!”
德蒙斯特望着画面上一再消失又出现的敌机,微微颤抖的嘴唇漏出呢喃。
是没了搭乘员,机动性得到飞跃性提升?
不可能,先不提那种超高速移动必然会引发音爆和冲击波等现象,这些现象会指出其移动路线和轨迹,等于自行废弃光学迷彩机能。只是少了一个搭乘员,所能提升的速度和机动力依旧有其极限,不可能不留任何痕迹的做出瞬间移动般的动作。
那么是复数的敌机趁着刚才的混乱潜入基地,展开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