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定急问:“在哪啊?”
“在南阳。之前我主公...也就是孙坚将军归顺,从江东战败回来的军队,陆续撤往荆州,前些时日才转移到南阳。他们的装备很差,一直没有作战的任务。还有俘虏曹军徐晃的人马,所有加在一起,不少于三万五千人。如果陛下肯把他们纳入第一集团军,可组建三到四个师。”
许定到现在才想起来,孙坚的部队还没有进行整编。
俘虏徐晃的人马,虽然不多,也是一股助力。
在这兵力短缺时,他们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许定几乎没有多考虑,便道:“把他们都召回许昌,待我各地的兵马到后,编入第一集团军序列。”
“是。”
鲁肃心中欢喜。
归降华夏帝国的江东军,只有他和陆逊受到了重用。
一个是第一集团军的司令。
一股是第二集团军的师级参谋长,在前线指挥好几万军。
鲁肃早就接到江东旧部的请求,想让他在许定跟前求求情,让江东军旧部,也加入华夏国军。
鲁肃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今天终于说出来了。
没想到。
许定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或者说,同意了他的建议。
“去办吧,越快越好。”许定道。
“是。”
鲁肃起身离开。
徐州。
彭城。
贾诩带着第二集团军,赶到彭城。
准备与太史慈的部队会合。
但是。
战局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好。
太史慈的三万人马,正遭到敌军猛攻,被困在小孤山。
小孤山,顾名思义,那是一座很小的孤山。
周围没有水源。
一旦被困,就会陷入绝境。
哒哒哒...
从远处的官道飞来一骑。
跑到贾诩面前,拱手道:“禀先生,太史慈将军的部队,在小孤山被围,正遭到敌军主力的围攻。”
“太史慈将军的军队呢?都在山上?还是?”
贾诩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太史慈还有军队,怎么会只挨打,不还击?
如果第三纵队重伤了、建制残了...
第二集团军的损失,将是空前的。
“太史慈将军的部队都在山上。骑兵在十五里外扎营...。”斥候兵回道。
“还好还好...。”
贾诩松了口气。
他明白了。
太史慈是担心打不过西商帝国的军队,造成大量伤亡。因此把步军屯于山上,居高临下以坚守。把骑兵都调开,一方面可以威胁敌人侧翼,另一方面可避免与敌军进行正面的冲突。
这样做倒是减少了许多伤亡,可就是太窝囊了。
“你去传令第三纵队的骑兵,赶来与我会合,共同击敌。”贾诩道。
“遵命。”
贾诩带着大军,向前推进了二十里。
在这段时间里。
他派出大量斥候,外出打探消息。
太史慈的一万余骑兵,绕了过来。
啪啪啪...
枪声从东面传来。
打的异常激烈。
贾诩招来麾下的将领,商议对策。
由于事情紧急,他也没和众将商量,摆出地图道:“敌人以十四个旅的兵力,围攻小孤山,兵力要远胜太史慈。”
“加之,太史慈将军把骑兵派往了别处,致使小孤山力量薄弱。”
“我们要尽快组织一场战役,击退敌军,救出太史慈将军。”
..........
说到这时,贾诩指着地图道:“我刚才仔细看了,敌人的防御阵地,很广泛。而小孤山周围,地势又较为平坦,适合我们的骑兵驰骋。”
“我决定...。”
“把骑兵分为两路,从南北夹击。我们所有的步军,由西往东,对敌形成压迫式的佯攻。三方合理,击溃敌军。”
为了节省时间,贾诩直接做出了安排。
徐晃率领第一纵队的骑兵,前往北面。
张辽率领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的骑兵,前往南面。
所有步军,跟随贾诩,从西面发起猛攻。
半小时后。
所有部队到位。
贾诩准备下令出击。
然而...
还没等他发令,前面就传来消息,敌人朝东面撤了。
“撤了?”
贾诩想了想,命令道:“传令各军,不要贸然出击。所有部队,向彭城靠拢。让太史慈将军,也撤离小孤山。那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地势,切不可久留。”
“诺。”
在贾诩的调配下,所有的部队再原地驻守半小时。待敌人离去后,立即前往彭城。
............
彭城已经被敌军攻占。
但是彭城的地势不是很好,很容易被骑兵围住。
贾诩刺来,有五万骑兵,机动力极强。
一旦围住彭城,敌人连撤离的机会也没有。
因此。
得知贾诩向彭城靠拢,驻守在那里的一个旅,飞快的撤离了城池。
前往东面二十里,与大部队会合。
彭城内。
府中。
太史慈回来后,向贾诩复命。
说实话,他很没有面子。
见到贾诩时,始终低着头,拱手道:“先生,末将这一仗没有打好,望先生治罪。”
“你确实没有打好。但是能在局面不利的情形下,保住第三纵队主力,还是有功的。就算你功过相抵吧。”
贾诩没有治罪太史慈。
他现在是用人之际,治罪了太史慈,谁来统领第三纵队。
而且,太史慈用兵谨慎,也不是不好。
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谨慎用兵,许就是取胜之道。